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航空   1483篇
航天技术   208篇
综合类   241篇
航天   3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金属间化合物TiAl(W,Si)合金的蠕变行为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Ti-47Al-2 W-0.5 Si合金在 650~ 750℃区间的蠕变行为和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合金 650℃蠕变寿命与施加应力之间符合线性的双对数关系,可用表达式 lgtf=10 lgR+30来描述。蠕变寿命与最小蠕变速率之间满足 Monkman-Grant关系的修正式。合金的比蠕变强度与抗热腐蚀镍基高温合金 K438G相当。在700℃变载荷下蠕变时具有与恒载荷下蠕变相类似的特征。 800℃长期时效粗化合金组织,降低蠕变寿命。位错滑移和形变孪生是合金蠕变的主要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溶液浸渍法制备C/SiC-W多元基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W在复合材料中成颗粒团聚状,它不仅能渗入到复合材料的纤维束间,还渗入到纤维束内.制得C/SiC-W复合材料的密度为4.1g/cm3,开气孔率为12%.  相似文献   
113.
我国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我国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我国在自然环境试验、户内加速试验、腐蚀机理和测试、高温防护涂层以及表面处理和防护技术,展望了我国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4.
李义春  安希 《航空学报》1994,15(5):632-635
 通过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微蠕变性能的测试及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微蠕变变形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微蠕变变形行为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动位错的耗尽阶段;第二阶段位错全面开动、增殖是引起材料微蠕变的主要原因。材料内的增强体颗粒、析出相可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微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115.
Cf/Al复合材料管件的真空液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模高强碳纤维M40J(6K)增强铝基复合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真空反压液相浸渗工艺中,纤维束丝分散技术、预制件压缩强度提高技术及碳纤维涂层对管件成型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p可以起分散作用,有利于浸渍;加入10%的偏磷酸盐的预制件经680℃真空去胶后的压缩性能满足浸渗要求,纤维保持了较好的平直度且分布均匀。C-Al2O3涂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经涂层处理后的预制件所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强度比未经涂层处理的提高了13%左右。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模量较高,密度小于2.5g/cm^3。  相似文献   
116.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基于应变能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此方法从单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参数出发,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复合材料结构的模态损耗因子,与已有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还可以比较三维应力分量对阻尼的贡献。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一种复合材料等间距正交网格加筋板的阻尼特性分析,考察了加筋对复合材料层合板阻尼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叠层板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叠层板模型,建立了一种分析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在叠层板模型中,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厚度为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厚度,宽度为一个编织花节宽度,长度为一个编织花节长度,并简化为具有不同材料主方向的单向层板的叠合结构。不同层板间的交叉重叠按各层板性能的体积平均进行简化,同时假设代表性体积单元具有均匀的中面应变和曲率。此外,模型中考虑了编织纱线的排列方式以及表面纱线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8.
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剩余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燕瑛  曾东 《航空学报》2003,24(2):137-139
 针对复合材料层板受低速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把冲击破坏区看作一个含有随机分布裂纹的圆形不均匀体,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结合冲击后层板的试验所得的载荷/ 位移关系,计算得到冲击破坏区的剩余模量。再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含圆形冲击损伤区的矩形复合材料层板,求解应力及最大位移,并依据最大应力破坏准则,预测复合材料层板的冲击后压缩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9.
蜂窝夹芯结构板芯脱胶修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面板与芯子脱胶损伤问题, 提出一模拟面板、胶层及芯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 分析软件计算了板芯脱胶结构的剩余强度及修补后的强度恢复。研究了脱胶区域大小对剩余强度的影响及胶接修补质量对强度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对连续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为制备SiC质点弥散分布的Ti-6Al-4V复合粉末采用了机械合金化工艺技术。用XRD和SEM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形貌、粒度和晶体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