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航空   697篇
航天技术   359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14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理论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交互仿真(简称DIS)是现代仿真科技的前沿课题之一,已广泛受到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深入研究。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DIS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协议将分布于不同地域仿真模拟器连接起来,营造一个大范围的虚拟环境(LSVE)。在这个环境下,分布于各地的用户可进行诸如空中格斗、空地对抗、地面对抗等各种军事模拟训练。本文介绍了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分析了仿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TEEN协议基础之上反应式网络的应用.反应式网络是一种对适时性要求较高的网络,用三角定位法对传感器节点进行定位,在定位的基础上,使得簇首节点的选定更为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省节点能源、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93.
朱玉川  李跃松 《航空学报》2014,35(11):3156-3165
为提高射流伺服阀的动态性能,设计了采用桥式微位移放大机构的射流伺服阀用放大型超磁致伸缩执行器(AGMA)。建立了计输入位移损失的放大机构模型以及非线性位移输出理论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所建放大机构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放大机构的输入刚度模型最大误差0.78N/μm,放大倍数模型最大误差0.22,放大倍数受输入位移影响较小。最后,试验研究了AGMA的静动态特性,结果显示:控制电流在-0.5A到0.5A缓慢变化时,AGMA输出位移约为78μm;当控制电流从-0.5A跃变到0.5A时,其峰值位移约为71μm,峰值时间约为0.014s,调节时间小于0.1s;当控制电流幅值为0.5A时,其输出位移幅频宽40Hz,谐振频率约为30Hz。  相似文献   
94.
基于左手材料的翼面隐身结构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含乐  祝小平  周洲  任武 《航空学报》2014,35(12):3331-3340
翼面隐身结构能同时满足飞行器机翼气动、结构和隐身的要求,但在空间有限的机翼中应用时,由于结构特点使其隐身效果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传统隐身结构中加入左手材料(LHM)进行改进。首先选取一种典型的LHM,从隐身设计角度出发,利用其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后向吸收率,对其电磁特性进行研究。然后根据LHM的电磁特性,将其应用于翼面隐身结构,在相同的RCS减缩效果下,应用LHM可有效降低隐身结构体积。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隐身效果,提出一种夹芯型LHM翼面隐身结构,并对该隐身结构中的结构参数利用代理模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较金属翼面段RCS降低了15dB以上,较相同结构的翼面隐身结构RCS降低了10dB以上。  相似文献   
95.
Recentl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acting as relay platform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extending coverage and improving connectivity for long-range communications. Specifically, in the scenario where the access point (AP) is mobile, a UAV needs to find an efficient path to guarantee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relay link. Motivated by this f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design for beamforming (BF) and UAV path planning. First of all, we study a dual-hop amplify-and-forward (AF) wireless relay network, in which a UAV is used as relay between a mobile AP and a fixed base station (BS). In the network, both of the AP and the BS are equipped with multiple antennas, whereas the UAV has a single antenna. Then, we obtain the outpu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the dual-hop relay network.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maximizing the output SNR, we develop an optimal design to obtain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BF weight vector and the UAV heading angle. Next, we derive the closed-form outage probability (OP) expression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hop relay network conveniently. Finally,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obtain nearly optimal flying path and OP performance, indic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increasing the antenna number at the BS or the maximal heading angl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sidered relay network.  相似文献   
96.
针对传统的分裂聚类算法删除连边会影响节点划分的问题,结合K-means算法的思想并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以邻居节点为聚类备选集,所有社团中心节点同时聚类的同步聚类算法。该算法根据节点中心度和最短路变化率确定社团中心节点集,然后以中心节点为社团中心,以邻居节点为聚类备选集合进行聚类,完成社团的划分。将算法应用到Zachary网络中并与GN算法、Top Leader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网络有较好的划分。  相似文献   
97.
三维激光成像系统获得的点云数据精度高并且保有高精度的高程信息,然而特征信息不明显,没有保留全部的点和点的拓扑关系,无法直接判读地面物体;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和精度低,并且缺少高程信息,然而其影像的特征连续,光谱信息丰富.因此,进行点云数据与影像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是目前三维激光成像系统研制的前沿性课题.针对点云数据与影像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三维激光成像系统点云模型真彩色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获得被扫描物体的位置信息和大小信息,而且能够得到被扫描物体的表面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98.
以氧化锌粉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通过控制沉积温度、压强、沉积时间等实验条件获得了2种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新形貌。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进行了表征,并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π-TFSK时频调制信号状态迁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对π-TFSK时频调制信号的状态迁移进行分析。首先,从数学模型出发,对π-TFSK时频调制信号的状态进行分析;然后,推出了该信号的状态迁移图;最后求出了π-TFSK时频调制信号的状态迁移矩阵。  相似文献   
100.
有线电视HFC网络与光纤链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双向传输有线电视HFC网络结构并比较了其优缺点,文中还就工程应用的实例讨论了光纤链路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