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92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81.
飞机客舱装饰件大部分为塑料件,安装及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损坏,装饰件损坏后无法修理,只能更换。通过对塑料装饰件的内应力、挤压应力开裂、环境应力开裂、人为因素损坏的分析,找出装饰件损坏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延长塑料装饰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2.
对民机客舱地板胶的标准、要求及类别分别进行阐述,针对不同类型地板胶提出不同的拼接工艺规范,并对地板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3.
航天密封舱设备安装精度仿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天密封舱设备安装精度受密封舱内压影响却没有实用的理论预示方法,提出了仿真分析设备安装精度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得到的位移,导出设备的安装精度;另外,提出了精测数据的分析方法,使设备的安装精度变化规律更明显,更容易看出设备旋转的旋转轴、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也使精测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对比更容易,可为验证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提供前提条件。利用一个算例对文章提出的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方法能准确地确定设备安装角度变化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计算出的旋转角度值与精测结果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4.
针对航天器大型舱段的自动柔性对接需求,基于并联调姿平台(6SPS)的舱段柔性对接技术开展研究。采用6SPS作为舱段位姿调整装置,在其6个支链上设置力传感器,测量每个支链所受的轴向力。在柔性对接控制中,根据负载质量特性及调姿平台姿态实时解算每个支链上由负载重力引起的轴向力,作为理论力;将实际测得的支链力与该理论力比较,进行力随动控制并调整支链长度,实现力反馈下的柔性对接控制。试验证明了力随动控制能实现根据支链力变化实时调整调姿平台位姿,满足舱段柔性对接的需求。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飞机客舱设计对防火性能的影响,首次提出火灾疏散安全指数(FESI) 的概念.利用PyroSim及Pathfinder仿真软件对飞机客舱的火灾场景和疏散过程进行模拟,确定不同客舱内表面积、出口宽度和高度及搭载人数下出口的FESI,分析以上设计因素对客舱火灾疏散能力的影响.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确定几种窄体飞机在确保火灾疏散安全情况下的最大搭载人数.并以B737-800飞机为例对其疏散方案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客舱的内部表面积、舱门尺寸及座位数都是显著影响客舱防火性能的设计因素,典型布置下的B737-800飞机最大承载人数为154人,在疏散方案优化后可增加至175人.所提出的FESI不仅可对现有飞机的防火性能进行评估,优化客舱布局及人员疏散方案,还可为国产大型飞机客舱防火设计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领域的消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一种载人航天器气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载人航天器须利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密封舱内的氧分压和总压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为分析气压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气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关键参数和主要特性描述公式对气压控制系统的主要要素进行定义,形成了密封舱、航天员、供氧组件、供氮组件、舱体漏孔等的数学模型,并定义了要素之间的接口关系。将正常模式和舱体泄漏模式下的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载人航天器相关地面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舱体容积和漏孔通径大小对密封舱氧分压和总压变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的飞机客舱可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增强国产商用飞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研究飞机客舱工业设计的发展,分析客舱工业设计的四个要素,介绍三种适用于飞机客舱的工业设计方法;结合航空市场趋势,寻求客舱经济性和舒适性之间的平衡点,确定合适的客座数和客舱座位布局;采用感性工学设计法和虚拟现实设计法,从安全、乘客需求、CMF 和航空公司的角度,以某宽体飞机为例,设计其客舱内部空间及舱内设施设备。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正确、可行,可为正在研制中的大型客机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8.
    
低电平扫描场(LLSF)测试是飞机级高强辐射场(HIRF)效应试验的重要内容。分别建立了方形舱室内置模式搅拌叶片的仿真模型和试验系统,验证了外部LLSF照射下非封闭舱室内产生统计均匀特性电场的可行性。以方形舱室和圆柱舱室模型为对象,提出了基于遍历和递归算法的场均匀区域检验方法,获取了模式搅拌工作下的2种非封闭舱室内的有限均匀区域,为实际飞机级LLSF试验过程中接收探头的布置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89.
陈希远  王振斌  马博文  杨建忠 《航空学报》2018,39(7):121994-121994
为充分认识飞机座舱内污染物传播机理并控制和减少座舱内污染物传播,研究了不同送风方式对座舱内污染物传播特性及空气品质的影响。以波音737-200机型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技术建立了5排座舱模型,模拟计算了天花板和天花板+侧壁两种送风方式下座舱内气流场及污染物浓度场,通过等比例实验舱对部分工况气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值进行验证,并以空气龄为评价指标对空气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同等送风量下,天花板+侧壁送风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通风效果充分,而天花板送风更容易造成污染物单点聚积,通风效果较差,且经济性较差。  相似文献   
90.
民用飞机适航条款中对座舱内臭氧浓度有明确规定。依据中国民航适航条款要求,开展了我国首次民用飞机座舱臭氧浓度测量试飞研究。针对飞机的设计指标、构型及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飞方法,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开展飞行试验,进行座舱臭氧浓度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飞机座舱臭氧浓度符合民航规章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