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92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微生物防控技术体系框架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环境适宜航天员工作和生活,同时也给空间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而空间微重力和电磁辐射等环境会加大空间微生物对材料的腐蚀能力。因此,必须对空间微生物防控技术进行体系化研究。文章从空间微生物菌种的采集和鉴定、空间环境下微生物对航天材料的腐蚀机理、载人航天材料抗菌涂层选择以及微生物控制技术等方面对微生物防控体系进行阐述,可以作为开展载人航天器空间微生物防控技术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返回舱再入过程密封舱气体泄漏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返回舱再入过程中密封舱漏孔内外压差,并对漏孔变流量充气过程进行研究,采用离散化分析方法将返回舱再入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针对容积为14 m~3的密封舱和面积为10 cm~2的漏孔,计算并获得了密封舱内外压差、漏孔质量流率、漏孔流速等参数在50~5 km范围内随高度下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高度5 km开伞时刻,漏孔质量流率达到最大值0.134 kg/s,舱内外压差趋近于最大值,约20 172 Pa;返回舱下降过程中漏孔流速在148.4~181.5 m/s之间,处于亚声速区;漏孔气体流速与漏孔面积大小无关,仅与漏孔内外压力及漏孔进口空气密度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密封舱结构强度设计、伞舱弹伞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针对传统有线连接的整星电缆网其灵活性差、通用性差及操作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解决卫星舱内有线连接在整星布局、装配、集成和测试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基于卫星舱内使用的无线传输网络设计和探索,包括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频率配置及通信抗干扰等内容。通过基于某型号卫星的数据传输应用场景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测试,验证了卫星舱内无线传输技术的可行性,为解决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平台自身管理提供了一个高可靠、高效率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4.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舱内噪声问题是影响直升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某直升机作为研究对象,将飞行噪声数据作为输入,分别从噪声预计技术、噪声被动控制技术、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三个方面开展直升机降噪技术研究,并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实施了直升机舱内主动、被动综合降噪设计,以较小的重量代价,取得了试验室环境6dBA综合降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精确调节飞机座舱压力,应用CFD软件对排气活门的二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特定高度和开度下舱内压力分布以及活门最大流量所对应的飞行高度。计算还给出了不同飞行高度、不同开度下的活门流量,从而绘制出了排气活门的流量特性曲线,获得了排气活门的基本流量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6.
A380作为新一代大型客机的代表,数量庞大的大尺寸舷窗设计是众所瞩目的关键课题之一。通过与其他机型采用的窗框方案对比,重点分析A380窗框结构方案的优势,研究窗框结构的受载情况,将静力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从主结构的材料选用方面将A380的锻件窗框与不同材料的窗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380客舱窗框结构的设计概念与现有机型相比,有效降低了加工复杂性、制造风险及研制成本,可为后续机型的窗框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单通道民用飞机客舱气流组织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单通道民用飞机客舱气流组织数值仿真模型,对不同的送风角度、送风速度和送风比例等状态的客舱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状态的仿真结果的流场、温度场、预期不满意百分率PPD、预测平均反应PMV、吹风感所引起的不满意率DR及其垂直温差导致的不满意率PD等热舒适性参数,发现水平角度送风、上风口较低风速和下风口较大风速、上风口风量少于下风口的设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8.
基于AHP-灰色聚类的飞机客舱内环境工业设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客舱内环境工业设计评价指标的因素较多,且存在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仅采用一种评价方法较难达到直观量化的要求。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方法,通过对飞机客舱内环境工业设计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层次化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出各层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得出优劣值,从而分析设计方案的优劣情况。结果表明,方法在飞机客舱工业设计方案评价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9.
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客机座舱空气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空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净化机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客机座舱空气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分析返回舱在着陆时所具有的水平速度也可能对着陆安全构成威胁的事实,论述了为返回舱增加横向缓冲装置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返回舱着陆下降过程中测量其水平运动速度。提出了全新概念的以视觉图像为唯一信息来源的返回舱水平速度测量方法,仅以双目摄像机系统作为传感器,避免了对返回舱原有传感器系统的改造。通过对着陆区域地面图像的采集和在线处理,利用双目交会测量原理得到返回舱当前的大地坐标和姿态。仿真实验证明,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