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60篇
航空   1623篇
航天技术   269篇
综合类   305篇
航天   2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81.
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分析通常以胞元模型为基础,胞元边界条件的合理施加是获得精确分析结果的关键之一。本文以平面机织复合材料为例,讨论了细观胞元的选取和周期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细观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全厚度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研究了周期胞元模型的合理性,特别是边界效应和局部损伤等非周期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给出了这些因素下胞元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2.
使用变分法确立平面Laplace外问题的确切形式;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使用无限区域上的Green公式(不成立),通过构造紧支集上的无穷可微函数,获得满足非齐次控制微分方程的特解的重要结果。使用非解析开拓数学方法,导出满足控制微分方程的位势函数集的等价边界积分表示式。获得Poisson问题的间接变量等价边界积分方程;通过一些例子,详细讨论了传统的外问题和边界积分方程的形式,表明它们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83.
在KD-03低速风洞中研制了一种边界层可人为控制的均匀抽吸地板。研究了在各种来流速度下均匀抽吸地板上边界层与抽吸系数的关系。在该地板上对高速列车模型气动力与地板边界层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的几种模型状态,边界层吸除使列车模型所受阻力、负向升力和低头力矩均有明显增加,其增量与模型底部形状有关;在有侧滑角时,边界层吸除对模型气动力的六个分量均有影响。在没有边界层控制的固定地板上进行高速列车模型风洞实验,会使实验结果固边界层的影响而产生较大偏差。利用均匀抽吸地板可有效地消除边界层的影响,从而较准确地模拟地面效应的影响,提高高速列车模型风洞实验气动载荷的实验精度。而且,它的实验结果可为没有地板边界层控制装置的风洞中同类模型实验的边界层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采用局部喷、吸、喷和吸组合来模拟局部粗糙壁面,数值计算获得稳定的三维边界层的基本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维扰动波在该基本流中的空间演化问题,讨论了局部粗糙的形式、分布结构对三维扰动波的幅值增长率及流动稳定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维局部粗糙对三维扰动波的增长、涡的形成都起着激励的作用.扰动波演化产生的平均流修正及局部粗糙诱导展向速度的存在,影响着流体运动稳定性.与光滑壁面相比,三维局部粗糙作用下扰动波的传播角度与相位角发生明显变化,而不同形式的二维局部粗糙壁面边界层显示出不同的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85.
We have performed a spectr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a complete sample of 22 low redshift QSOs with spectra from Ly to H, and found three significant principal components, which account for 78% of the spectrum-to-spectrum variance. We present strong arguments that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represents the Baldwin effect, relating equivalent widths to the luminosity (i.e. accretion rate). The second component represents continuum variations, probably dominated by intrinsic reddening. The third principal compon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broad emission-line width and X-ray spectral index, and therefore probably driven by Eddington accretion ratio, L/LEdd. The third set of relationships tie directly to the optical Principal Component 1 found by Boroson and Green [Boroson, T., Green, R.F., Astrophys. J. Suppl. 80, 109, 1992 (BG92)], and are the primary cause of scatter in the Baldwin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86.
应用激光测速仪对生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产生的剪切层在再附前的发展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时均速度、湍流强度及剪切层厚度等的分布特性,并研究了来流湍流度对台阶后流场湍强度分布及剪切层发展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台阶后有一个流速降低的区域,对此从涡动力学的角度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一种新的渐近均匀化(AH)实施方法,预测并讨论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宏观等效弹性性能及纤维排列方式对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方便地将有限元分析(FEA)软件作为一个工具箱使用,只需在单胞上施加简单位移周期边界条件开展静力学分析,即可经过简单计算得到等效弹性常数,相比传统均匀化实施方法显著降低了实施难度并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数值方法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数值结果表明:六边形排列下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呈现横观各向同性,而正方形排列下则呈现宏观正交各向异性,经过刚度平均化过程可得到横观各向异性材料性质,纤维体积含量对两种排列方式下材料等效弹性模量影响显著但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8.
龚东升  顾蕴松  周宇航  史楠星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09-123609
流体推力矢量喷管型面固定、活动部件少、结构重量轻,能够为高机动飞行器提供有效的飞行控制手段,但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热喷流的偏转控制规律尚未完全掌握。为了推进无源流体推力矢量技术的实用化,本文设计研制了适用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耐高温喷管模型,对该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状态下的控制规律进行研究。利用非接触光学显示和测量手段——红外热成像拍摄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主射流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获得流动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利用六分量盒式天平测力实验研究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的力学特性,获得推力矢量角随二次流控制阀门闭合度变化的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型喷管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热喷流下主射流连续可控偏转,最大流动矢量角为-12.3°/12.3°,最大推力矢量角为-12.9°/12.8°,控制规律接近线性,不存在主射流偏转突跳问题。  相似文献   
89.
对摆线桨三维全尺寸模型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验证了两种嵌套网格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针对二维/三维情况下摆线桨非定常涡流动特性及诱导分离特性开展了数值分析,重点研究了展向气动力随方位角的分布与全局流场的诱导速度分布,并分析了尾迹捕捉精度与涡量耗散特征。结果表明:受摆线桨切向速度、展向诱导速度等三维效应影响,两种计算结果的瞬态气动力极值差值达到44%。三维动态失速涡的产生、脱落与再附明显弱于二维翼型情况,这对于摆线桨非定常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为识别二维二次太阳翼关键环节和预示其在轨展开故障模式,开展不同位置绳索断裂失效对太阳翼展开的影响程度分析。采用考虑绳索断裂的绳索联动轮力学模型,建立了适应于不同联动轮半径的联动轮受力模型,提出角度触发约束消除方法,解决了太阳翼第2次展开过程连续仿真问题,建立了太阳翼第2次展开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不同位置绳索断裂失效对太阳翼各板展开角度、展开构型和其他绳索张力的影响。分析表明,越靠近星体的绳索联动机构失效对太阳翼展开过程的影响越大,其中连接架上绳索联动机构失效可直接导致二维二次太阳翼在轨展开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