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24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4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四轴端刀无干涉刀位点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四坐标端刀加工,提出一种新的干涉检测和排除方法.该方法基于曲面的多面体模型,用解析法判断刀具与曲面是否干涉,并给出排除干涉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四轴端刀无干涉刀位点计算的算法,实例表明该方法稳定高效.  相似文献   
182.
对虚轴刃磨机床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球头铣刀刀刃的曲线方程,利用活动标架法,推导球头铣刀前后刀面的数学模型.根据球头铣刀的数学模型,求解球头铣刀的广义刀位轨迹,利用虚轴机床的反解模型,把广义的刀位轨迹换算成连杆坐标系下连杆的长度,控制连杆长度的变化,完成刃磨加工运动.进而论证了利用虚轴机床进行刀具加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3.
崔平远  徐文明  崔祜涛  仲维国 《宇航学报》2007,28(2):404-408,464
自主姿态大角度机动是自主深空探测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在满足敏感仪器、保持通信链路等约束的情况下实现姿态大角度机动的自主规划与执行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单轴随机扩展算法,该算法采用扩展的方式生成规划路径,并充分利用扩展过程中邻近点的信息,把属于三维构造空间的大角度机动规划问题简化为二维规划问题,从而减少问题求解的搜索空间。最后利用前向搜索方法对初始的规划路径进行优化,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4.
针对磁强计定姿的小卫星滤波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非磁性转台的半物理仿真试验方法,给出了具体实现的步骤及工程框图。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5.
固定配平攻角飞行器具有外形简单、控制通道少的优点,但其升力大小不可控,为实现精确制导,解决其带终端角度约束制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含虚拟目标的滚转制导律设计方法。建立了含虚拟目标的滚转制导方程,给出了基本导引关系,并证明了该导引关系下设计的制导律能有效对飞行器落点与落角进行控制。同时,给出了虚拟目标详细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制导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含虚拟目标的滚转制导律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与落角精度,同时设计方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旋转状态下受限层板在不同层板与旋转轴所成角度条件下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了层板与旋转轴所成角度对层板换热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板与旋转轴所成角度不同时,表面传热系数呈现一定的相似性;层板与旋转轴所成角为90°和270°时表面传热系数最高,浮升力的影响最小,层板与旋转轴所成角度为0°和180°时,表面传热系数最低,浮升力的影响最大;将科氏力和浮升力对换热能力的影响单独研究,平行于层板的科氏力比垂直于层板的科氏力对流体的影响强烈.   相似文献   
187.
针对开式整体叶盘叶片数控加工中存在的干涉及刀轴变化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刀轴控制线的四轴刀轴矢量控制方法。阐述了基于刀轴控制线的四轴刀轴控制基本原理,通过对四轴无干涉刀轴摆动区间的计算,建立了四轴无干涉刀轴控制面;根据控制线生成准则,给出了在刀轴控制面上生成刀轴控制线的具体算法。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可解决开式整体叶盘叶片加工中的刀具干涉问题,而且有效避免了刀轴突变引起的叶片啃伤现象,明显提高了叶片表面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8.
一种超高分辨率机载聚束SAR两维自聚焦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新华  朱岱寅  朱兆达 《航空学报》2012,33(7):1289-1295
受运动参数测量误差和大气扰动等因素影响,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通常会发生散焦,利用自聚焦对散焦的SAR图像进行后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重聚焦手段。传统的自聚焦算法都只是针对方位一维相位误差的估计和补偿。随着成像分辨率的提高,自聚焦时残留距离徙动的校正成为SAR成像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本文推导得到了极坐标格式算法处理后残留距离徙动和方位相位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利用该关系,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进行残留距离徙动和方位相位误差补偿的两维自聚焦算法。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残留距离徙动效应不可忽略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极大地改善原有自聚焦算法的聚焦性能。  相似文献   
189.
针对机载SAR前视模式与一般正侧视模式存在的明显不同,详细分析了前视SAR的多普勒特性及其方位模糊问题.依据前视SAR的特性,结合波束锐化与RD成像算法,仿真得到了前视SAR的点目标图像,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0.
针对目前微细成形中材料屈服、强化行为实验研究的不足,提出通过建立多轴同步控制的微尺度双向加载实验系统,实现超薄板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性能表征测试。双向加载实验系统基于四轴独立驱动的硬件组成和上、下位机分布式控制策略,采用数字散斑测量(DIC)计算实验过程的应变。通过建立交流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模型,辨识了速度闭环控制参数。在非线性PID控制方法实现单轴位置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基于虚拟主轴法实现了不同位移/载荷比例条件下的四轴同步运动。双向加载实验结果表明:同步控制精度满足位移小于等于0.02 mm、载荷小于等于0.05 kN的要求,可用于超薄板微尺度屈服和强化行为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