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航空   429篇
航天技术   451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3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991.
为支持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全自主开发的精密定轨平台系统,应用于环火星轨道确定中。为满足多对象、多弧段、多中心天体的定轨需求,平台系统设计了卫星结构、测站结构、观测结构和天体结构4大基础结构,并在4大基础结构之上,设计了灵活的弧段结构和估计结构。为验证平台系统是否具备环火星定轨能力,平台系统首先使用2020年上半年跟踪火星快车实验的数据对测量模型进行了检核,得到了理论测距和实测测距偏差(11m~21m);其次,使用2009年实测双程测速和三程测速数据定轨,单独使用双程测速定轨,轨道与欧空局精密星历位置偏差最大不超过100m,测速残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为0.0137(cm/s)。使用三程测速定轨,位置偏差不超过250m,三程测速RMS为0.0119(cm/s);最后,使用两天三站测距仿真进行了自定轨验证,初轨和随机差都基本收敛回仿真初值。结果显示,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定轨系统能够满足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992.
宋凝芳  杨艳强 《航空学报》2020,41(8):623674-623674
为了降低弹载星惯组合(Stellar-INS)飞行中段对调姿观星的要求,提高星惯组合姿态精度,提出了大视场(LFOV)星惯组合深度融合导航方法。小视场(NFOV)星敏感器输出星矢量为主,大视场星敏感器可同时输出姿态和星矢量信息,分别推导了基于星敏感器输出姿态和星矢量信息的观测方程,分析了星矢量和姿态观测方法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包含星惯安装误差、陀螺误差以及初始平台误差角的星惯组合全误差项模型,基于线性卡尔曼滤波给出了深度融合导航方法。开展了数学仿真验证,分析了不同调姿观星路径约束下,大/小视场星惯组合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大视场星惯组合深度融合导航方法不仅可以降低调姿观星约束要求,还可以实现组合姿态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993.
编队飞行卫星相对轨道的自主确定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给出了描述编队飞行卫星近距离相对运动的C -W方程。讨论了基于相对位置测量的相对轨道自主确定方法 ,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 ,在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和 0 0 1度的测角精度下 ,相对定轨精度能达到厘米量级 ,相对速度误差的量级为毫米 /秒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嫦娥五号探测器(CE-5)开展基于深空网测量数据的定轨能力分析.首先从测量原理分析了深空网VLBI数据的误差源,然后利用CE-5的精密轨道评估了 VLBI数据的误差,最后基于实测数据与协方差分析理论,分析UXB与VLBI数据的定轨能力.结果表明:转移阶段,单独利用深空网测量数据可以获取优于1 km的转移轨道精度,标...  相似文献   
995.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互易向量的确定与补偿是影响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矩阵计算的重要问题.为了补偿由此引起的圆锥误差,对一些传统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以往各种算法过多过杂,不便于工程中选用,所以通过对传统的各种姿态算法的原理及数学形式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通用的算法公式.另外,还提出将剩余误差表示为采样时间与角振动频率乘积的幂次,并根据此幂次来评定圆锥补偿算法的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通用姿态算法公式进行了误差分析,得到了关于算法精度和参数之间关系的一些结论,为其参数选择提供了选择标准,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During Sun-Earth eclipse seasons, GPS-IIA satellites perform noon, shadow and post-shadow yaw maneuvers. If the yaw maneuvers are not proper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orbit determination process, two problems appear: (1) the observations residuals increase since the modeled position of the satellite’s navigation antenna differs from the true position, and (2) the non-conservative forces like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or Earth radiation pressure are mismodeled due to the wrong orientation of the satellite’s surfaces in space.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提出了利用地月系平动点建立深空导航星座的设想。在受太阳摄动的真实力模型下,地月系平动点是不稳定的,从而会导致导航星座必须通过控制才能定点在特定区域。针对此问题,引入一种特殊的平动点轨道,即动力学替代轨道。平动点轨道卫星星座可利用星间测距数据自主定轨,由于动力学替代轨道具有长期稳定性,整个自主定轨过程不需要来自地面的测控支持,且定轨精度可达到观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观测资料的长短、导航卫星垂直白道面的运动分量都将影响到导航星间的自主定轨精度。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以后的地月系导航星座中。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某型飞机偏流系统出现的两种指示故障,介绍了GPS输出偏流信号的模式、转换器与指示器偏流指示的传输机理、偏流“回中”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偏流指示误差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9.
传统动力学定轨法受制于动力学模型精度,传统几何定轨法精度受限,只能达到亚米级,而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式的几何定轨法一般采用浮点解,定轨精度及可靠性较基于双差模式的相对定位较差。为提高PPP模式低轨定轨的定位性能,利用中国区域内外的IGS测站计算出当前所有卫星的宽巷和窄巷相位小数偏差产品,对经过中国大陆区域上空的国产低轨卫星海洋二号(HY-2)和资源三号 (ZY-3) 卫星进行固定模糊度PPP的定轨解算,与事后精密轨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外符合精度。结果表明:仅利用约10min弧段的HY-2和ZY-3卫星数据,切向与径向的定轨精度可达2cm左右,法向为5cm左右,较浮点解定轨精度大幅提升。基于固定模糊度PPP的定轨方法能够满足厘米级的实时精密定轨。  相似文献   
1000.
非零初末角速度约束下的卫星实时姿态机动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存在初末角速度非零约束的卫星姿态机动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分解的实时解析规划算法。该方法通过将卫星三维旋转分解为多个绕固定轴的一维欧拉旋转,使非线性规划问题转换为多个一维空间上的线性规划问题,再将各个线性规划的结果通过四元数运算融合为最终的姿态机动规划结果。与过去针对此类问题经常采用的非线性规划方法相比,该规划算法可以通过解析的形式给出,因此不需要通过多次数值迭代得到可行解,运算量少,可以实时进行计算,适合实际在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