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380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分级/预混合预蒸发贫油燃烧低污染方案NOX排放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级/贫油预混合预蒸发低污染燃烧方案的氮氧化物排放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主要目的是考察贫油预混合预蒸发级降低污染排放的能力。预燃级是常规双涡流器空气雾化喷嘴,主燃级是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燃油,配装蒸发管,头部涡流器组织燃烧。燃油为RP-3航空煤油。采用单头部燃烧室,工况模拟了燃烧室进口温度(800K)、进口速度和总油气比,压力为常压。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式贫油预混合预蒸发燃烧的主燃级有降低氮氧化物的潜力,相对于常规燃烧组织方式,能够降低NOX排放量为60%,同时发现,燃油分级比例对NOX降低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72.
杨强  冉军辉  李名家  林枫 《推进技术》2022,43(4):387-395
为了对比双燃料燃气轮机燃烧室使用不同气液条件下的性能,在燃烧室试验台架上,采用连续气源和单火焰筒试验件,对该型双燃料燃烧室进行了天然气及轻柴油燃料条件下的燃烧效率特性、火焰筒壁面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分布、压力脉动及总压损失特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比柴油燃料,双燃料燃烧室在使用天然气燃料时,燃烧效率稍低,火焰筒壁温偏...  相似文献   
473.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声腔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鑫  程惠尔  陈杰 《推进技术》1999,20(6):19-22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及有关振动理论,提出了一种建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声腔模型的方法。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用于带声腔燃烧室全场数值模拟的分区解法,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同一过程进行的计算表明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74.
层板式喷注器在空间飞行器发动机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层板式喷注器在空间飞行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着重举例分析了层板式喷注器应用于航天飞机轨道机动发动机、小推力姿控发动机、燃气发生器中所获得的优于传统喷注器的良好性能和效益;分析了层板式喷注器在小推力_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和脉冲方式工作时对抑制排气羽流污染的有效作用;最后提出了研制层板式喷注器所需进一步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475.
为探究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气液同轴喷嘴模型燃烧室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原因,采用非稳态雷诺平均(URANS)方法数值研究了其燃烧不稳定性和声学特征。两相燃烧条件下,燃烧室压力振荡幅值约为室压的10%左右、最大不超过25%,且以纵向和横向振型为主。一周六径隔板对横向振型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纵向振型影响较小。与液-液撞击式液氧/煤油发动机模型燃烧室相比,本文研究的燃烧室中煤油液滴没有发生超临界蒸发现象,第三邓克尔数较小,诱发燃烧不稳定性的激励源较弱。进一步通过数值定容弹激发了燃烧室多模态声学特征压力振荡,并得到了其振荡特征频率、幅值和衰减率。结果表明,气喷嘴具有四分之一波长喷嘴特征,能显著减小目标振型的幅值,而集气腔对纵向振型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其他振型也有程度不同的抑制效果。因此,较弱的燃烧不稳定性激发机制以及隔板、气喷嘴和集气腔对纵向和横向振型很强的抑制作用,使得该液氧/煤油发动机气液同轴燃烧室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76.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过载下的三维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维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对固体发动机药柱、绝热层和壳体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固体发动机在轴向和横向过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表明,药柱的前后端、翼槽和壳体-绝热层交界面均是产生裂纹或脱粘的危险部位,为固体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7.
曹晨  谭永华  陈建华  李龙飞 《推进技术》2021,42(7):1581-1592
随着火箭发射任务轨道高度和载荷质量的提高,发动机推力和燃烧室直径增大,使燃烧室固有声学振型越发复杂。燃烧室收敛段、抗脉动隔板及其结构型式会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声学特性,进而改变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性裕度。为了研究燃烧室结构和隔板型式对声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燃烧室声学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单喷嘴声学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燃烧室收敛段和一周六径隔板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RD-170和F-1发动机不同隔板型式下燃烧室的声学特性,从声压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其隔板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添加收敛段后,燃烧室的1L和1T1L振型的频率分别提高了14%和17%。RD-170发动机的周向隔板位于2R振型速度波腹位置;F-1发动机所采用的两周八径13分区隔板不仅减小了2R振型速度波腹的半径,而且使切向振型的声压极值面积最小。双十字隔板使F-1发动机燃烧室中出现径向振型切向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8.
针对电场探头在高场强下的校准需求,本文提出了利用混响室开展电场探头校准,介绍了基于混响室的电场探头校准原理和校准方法,解决了200V/m以上高场强环境下电场探头的校准问题,并与微波场强标准中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79.
针对由两个角锥棱镜组成的定距长度标准器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定距角锥棱镜长度标准器校准方法。采用一种角锥棱镜光学顶点直接瞄准和快速装调方法,实现了角锥棱镜光学顶点的快速瞄准和定位,配合三支路激光干涉精密测长装置,搭建了角锥楼镜长度标准器校准装置,提高了角锥棱镜长度标淮器的瞄准和校准准确度。  相似文献   
480.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localization effects of the thrust chamber wall caused by combustions in LOX/methane rocket engines, a fluid-structural coupling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y with a multi-channel model is developed to obtain 3-demensioanl thermal and structural responses. Heat and mechanical loads are calculated by a validated finite volume fluid-thermal coupling numerical method considering non-premixed combustion processes of propellants. The methodology is subsequently performed on an LOX/methane thrust chamber under cyclic ope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loads of the thrust chamber wall are apparently non-uniform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re are noticeable disparities between different cooling channels in terms of temperature and strain distributions at the end of the hot run phase, which in turn leads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 ranges, strain ranges, and residual strains during one cycle. With the work cycle proceeding, the circumferential localization effect of the residual strain would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 post-processing damag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low-cycle fatigue damage accumulated in each cycle is almost unchanged, while the quasi static damage accumulated in a considered cycle declines until stabilized after several cycles. The maximum discrepancy of the predicted lives between different cooling channels is about 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