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67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带旋流杯的模型回流燃烧室主燃孔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带轴径向旋流杯、主燃孔和冷却气流的模型回流燃烧室在工作压力为300 kPa, 燃烧室压力损失为2.5%时主燃孔射流的特点以及其对燃烧室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回流式燃烧室内外壁主燃孔射流进气方向与顺流式燃烧室不同, 即内壁主燃孔射流向流动方向下游倾斜, 外壁主燃孔射流向流动方向上游倾斜;主燃孔射流穿透深度很大, 几乎能穿透到对面火焰筒壁;中心回流区长度明显缩短, 其长度L与旋流杯出口直径D的比值(L/D)约为0.5, 而常规的顺流式燃烧室的L/D约为1.3.   相似文献   
52.
单头部/扇形/全环燃烧室贫油点火性能换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头部、扇形和全环燃烧室的点火性能试验,对比了3种试验件贫油点火边界结果的关联与差异,同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进一步地,基于Lefebvre点火模型,通过数据拟合处理方法获得了各试验件贫油点火边界的经验公式,并得到它们之间的换算方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燃烧室试验件的贫油点火边界变化规律相同;同一状态做对比,全环试验件的贫油点火油气比则明显低于单头部和扇形件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53.
壳牌致力于开发适用于各种苛刻条件的优质航空机油。经过在飞机发动机上2000多万小时的考验,壳牌W15W-50号航空机油建立了可在任何运行环境中为发动机提供更佳保护的标准。  相似文献   
54.
旋流杯文氏管长度对积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弛  田兴鹏  林宇震  王晓峰 《推进技术》2015,36(12):1833-1838
研究了三个不同长度旋流杯文氏管的积碳特性。方案A,B,C文氏管喉道位置至喷嘴出口距离依次为6mm,8mm,10mm。通过热态燃烧试验定量比较了三个方案文氏管的积碳量,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文氏管长度对旋流杯内部及下游的热态流场,温度场以及积碳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文氏管长度的增加,其内壁上的积碳量随之减小,方案C相较于方案A减小幅度达到99%。数值模拟结果则发现:文氏管长度对旋流杯下游流场及温度场影响较小,但是增加文氏管长度会使中心回流区上止点由上游喷嘴处向下游文氏管出口移动,文氏管喉道附近的负速度区域和高温区域减小,方案C相较于方案A负速度及温度峰值减小幅度分别达到99%和35%。因此,适当增加文氏管长度有利于减少燃油在文氏管上的积碳,对旋流杯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5.
采用TC1Mδ1.5钛合金板料试样在常温下进行杯形件拉深成形工艺试验,在确定出该规格板料极限拉深比和极限破坏方式的同时,定量阐述了拉深卸载后出现的杯口凸耳、杯口非圆化及杯口壁厚分布不均等非轴对称畸变现象,并且从钛合金各向异性和回弹方面给出了出现非轴对称现象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56.
两种小尺度旋流杯方案的喷雾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小尺度旋流杯及其改进型的喷雾特性,采用PDA(Particle Dynamics Analyze)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单头部和三头部情况下的流场和喷雾场。结果表明:小尺度旋流杯的流场和喷雾性能对结构尺寸的变化非常敏感,相比于原方案,改进方案显著改善了该旋流杯的喷雾特性。尺寸效应对小尺度旋流杯的影响很大,在单头部受限与不受限两种情况下,改进方案的喷雾锥角相差约10°~15°,且受限条件更能反映旋流杯的实际喷雾特性。三头部时旋流杯的流场、雾化特性与单头部基本一致,单头部受限空间实验基本能够反映旋流杯的流场及雾化特性,但在实际环形燃烧室结构中还需要考虑喷雾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将4-苯乙炔苯酐(4-PEPA)和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与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和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BTPB)或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4-APB)混合物通过高温缩合聚合反应合成了两种苯乙炔苯酐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物PI-1和PI-2,对其熔体黏度、热行为及固化物的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PI-1和PI-2低聚物在280℃时具有低的熔体黏度(<1 Pa·s)和良好的熔体黏度稳定性;经371℃固化后形成的纯树脂固化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5%热失重温度超过520℃,Tg超过330℃,有望成为适用于RTM工艺的复合材料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58.
针对装备数控系统的2个型号发动机分别在台架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发生的低温起动失败故障,从数控系统半物理试验燃油流量计量宽范围、快响应、高精度的测量要求入手,分析了试验的测量环境与涡轮流量计检定条件要求的环境存在的较大差异,在低温条件下燃油黏度提高,造成了流量系数减小,试验室测量流量示值小于实际流量,低温燃油流量测量准确度存在不可接受的偏差;阐述了发动机低温起动失败故障时供油不足,不能通过当前的流量测量方法进行确认和故障定位,提出了解决高响应低温小流量测量技术问题的研究路径及关键技术的方案和思路,主要方案和思路有:质量流量计串联标定法、常温涡轮流量计串联标定法、体积管串联标定法。  相似文献   
59.
基于PIV技术对三级旋流杯燃烧室流场的测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参照单级旋流器设计方法,设计4种三级旋流杯中不同叶片数和叶片安装角第三级旋流器,采用particle image velocity(PIV)技术对三级旋流杯燃烧室流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第三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和叶片数的增加,主燃区的轴向速度逐渐变小,使得主燃孔射流作用增强;在同样叶片数情况下,增大第三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使旋流强度增强;对于第三级旋流器不同安装角、第三级旋流器叶片数增加都使轴向速度变化趋于平缓,使燃烧室内主流受主燃孔射流扰动影响较小,流动更平缓.   相似文献   
6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旋流杯结构均为一级多斜孔和二级径向直叶片,喷嘴均为单油路离心喷嘴.为了研究旋流杯空气雾化喷嘴一级旋流数对小型燃烧室点火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头部矩形回流燃烧室,在进口为常温常压、燃烧室压降为0.5%~5%的条件下,对3个一级旋流数不同的旋流杯进行了点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旋流数对点火性能影响明显,相同压降下,一定变化范围内,一级旋流数的增加影响了下游流场的分布,有利于火核沿回流区向上游传播,并在旋流杯出口形成稳焰,因此一级强旋旋流杯点火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