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223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刘永强 《宇航材料工艺》2002,32(5):54-55,60
介绍了用浸泡法测定缓蚀剂Na2 MoO4 和EDTMP对A3钢在自配水样中缓蚀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Na2 MoO4 浓度为 9.7× 10 - 4mol/L、EDTMP浓度为 18.36× 10 - 4mol/L时 ,二者的协同缓蚀效果最佳 ,在保证一定流速下更为有效 ,为进一步开发新的缓蚀剂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2.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法制备高TiC颗粒含量的TiC/Al复合材料。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研究复合材料中TiC颗粒在静止锌液中的均匀化过程。结果表明:当锌液温度低于铝的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于锌液后,锌向其内部扩散,引起复合材料表层内液相线温度降低,当表层内Al-Zn合金的液相线温度等于或低于锌液温度时,Al-Zn合金便处于熔融状态,TiC颗粒随其一起从TiC/Al复合材料块上脱落,并不断地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而当锌液温度高于铝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入后,锌和铝同时进行扩散,但是当复合材料表面温度达到铝熔点时,铝开始熔化,铝的熔化导致TiC颗粒的脱落,脱落下来的TiC颗粒不断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  相似文献   
103.
张明星  胡光立 《航空学报》1990,11(12):576-582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等温温度、等温时间、奥氏体化温度和原始组织状态对30CrMnSiNi2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可保证该钢在上、中、下限碳量时各项性能均达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对新工艺显著改善钢强韧性的原因作了分析,研究了30CrMnSiNi2A钢在250~280℃温度范围等温淬火后K_(IC)值出现低谷的现象,并认为在该热处理条件下在马氏体与贝氏体交接面处有大量孪晶马氏体存在以及组织中有许多平行排列的细长等温马氏体板条束出现,是造成K_(I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利用TDE-90环氧树脂与4501A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共混体系,获得了适于缠绕成型和手糊成型的高性能树脂基体。通过对粘度曲线、凝胶特性曲线及DSC分析确定了成型工艺。共混树脂与TDE-85环氧树脂、4501A树脂的浇铸体及相应复合材料性能的比较,表明共混树脂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较低的介电损耗;在155℃时,其强度、模量的保留率均高于TDE-85环氧树脂。共混复合材料适合于高温、高速机载雷达罩生产。  相似文献   
105.
电子封装用SiCp/ZL101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SiCp/ZL101复合材料,测定了SiCF/ZL101复合材料在25℃-400℃区间的线膨胀系数值,运用理论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基体合金显著降低,Turner模型对SiCp/ZL101复合材料线膨胀系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接近,复合材料热应力引起线膨胀性能的变化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6.
Nearby supernovae like SN 1987A and SN 1993J provide valuable constraints on the late evolution of massive stars. For this purpose, we review evolutionary models for the progenitor of SN 1987A and confront them with five observational/theoretical tests we devised. We show that single-star models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rapid-rotation models) fail at least two of these tests, while two binary models (accretion and merger models) are consistent with all available constraints. We conclude that it is most likely that the progenitor of SN 1987A had a binary companion, either at the time of the explosion or at least in the not-too-distant past, and that SN 1987A should therefore not be used to calibrate single stellar evolution theory. For SN 1993J, we infer from the presupernova photometry and the early light curve that its progenitor was a 15M star that lost almost all of its hydrogen-rich envelope prior to the supernova. This seems to require that the progenitor underwent stable case C mass transfer. We discuss future observational tests of binary models for both supernovae.  相似文献   
107.
张春滨 《宇航计测技术》2001,21(2):59-59,F003
介绍了检定工作中检定结果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一些应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一种基于A/D转换芯片MAXl97的高性能数据采集控制卡的设计方案,列出了它的主要性能参数,并给出了它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9.
适用于室温RTM工艺的氰酸酯树脂基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对双酚 A型氰酸酯 (BADCy)进行改性 ,研制了适用于室温下树脂传递模塑 (RTM)工艺操作的高性能树脂基体。该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热变形温度 1 90~ 2 0 0℃ )和耐湿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与同属 RTM工艺的 45 0 3 A树脂相当 ,某些指标优于 45 0 3 A。较好地达到了改性目的  相似文献   
110.
阐明了FCDU中扫描信号的加入原理,讨论了利用单片机和数模转换板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模数2路信号同步发送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法,最后给出研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