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航空   2205篇
航天技术   185篇
综合类   148篇
航天   38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黄绍良 《上海航天》1995,12(5):56-59
分析了微量合金元素在变形铝合金中的作用,论述了微量合金元素与杂质的关系。指出微量合金元素与杂质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前者的作用不仅与其种类和含量有关,还与加工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42.
预变形电场时效对1420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预变形电场时效对1420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随着导弹模拟训练系统在用户训练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能够使操作人员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有逼真效果,必须较好地实现实际装备操作过程中的视景仿真。结合自动检测、多媒体技术、视景音响模拟技术,运用Delphi6成功完成了某导弹模拟系统的研制,该模拟训练系统可逼真地再现实际装备操作训练视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4.
4J32低膨胀合金的应用与切削加工及热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就4J32低膨胀合金在航天遥感器型号产品上的应用和切削加工及热处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种材料难切削加工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机械加工中采取的措施和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日本已发射5颗CS系列通信卫星,所用通信设备共有5种。前几种由美国制造,后几种由日本电话电报公司研制生产。 CS系列通信卫星的通信设备所用波段有C波段(6~4千兆赫)和Ka波段(30~20千兆赫)两种。世界各国采用K波段中的Ku波段(14~11千兆赫),但日本已将该波段用于地面通信,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频率更高的Ka波段的通信设备。频率越高,电波传输的信息越多,但需  相似文献   
47.
采用化学镀镍层作为铝合金LC4上防护层,应用电化学氢渗透技术研究了氢在LC4中的静态传输规律以及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氢在LC4中的传输对其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氢在LC4中的静态传输是以扩散为控制步骤的过程。氢扩散系数为10~(-9)cm~2·s~(-1)数量级,为同条件下氢在纯铝中扩散系数的四分之一;LC4材料的DCB试样在常温下的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不遵循氢脆机理。  相似文献   
48.
化学镀Ni—P合金等温处理的结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显微术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层在260℃等温不同时间的非晶-晶体转变。结果表明,晶体镍首先从非晶态中析出,Ni_3P相亦直接从非晶态中生成,而不经过亚稳过渡相。  相似文献   
49.
对伊拉克战争中,E-3、E-8以及RC-135构成机载C^4ISR系统的铁三角。指管通情飞机出动架次达1700次,包括8架E-8、9架RC-135、15架U-2、一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19架E-3“哨兵”预警机,海军出动多达30架P-3、20架E-2预警机,另外,太空中有超过50颗卫星支援通讯、导航及监视任务,加上轰炸机、战斗机及担负“炮艇任务”的其他飞机,构成整个对伊战事的情报,监视及侦察蓝图。  相似文献   
50.
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北京、乌鲁木齐、武汉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垂直总电子含量,分析了发生于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状态。结果表明,在4月7日北京时间0200-0700之间,在中、低纬地区出现了较弱的电离层负相暴,与前一日相比,最大TEC之差在-8TECU左右;在北京时间0700之后,在较高纬度地区开始出现强列的电离层负相暴,并且该负相暴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在北京时间0700-0900之间,在低纬地区出现了电离层正相暴。在定时间内较高纬度地区的负相暴逐渐增强并向南移动而低纬地区的正相暴经历了增强到减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