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953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1387篇
航天技术   97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11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飞行加速度对固体发动机后封头绝热层烧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绝热层的炭化烧蚀率与飞行加速度有关。概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情况,着重讲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内绝热层烧蚀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绝热层在加速度作用下烧蚀率明显不同。在加速度作用下,后封头内绝热层的炭化烧蚀率小于静止状态的炭化烧蚀率。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测量误差分析的一般过程,讨论了标准量标准量传递和测试系统静态校准过程中的误差及其计算方法,以及直接测量参数和间接测量参数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3.
本文根据固体推进剂采用含有凝结物质的流动热气体进行点火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点火过程的机理,即认为在点燃之前凝结物质的热粒子首先沉积在推进剂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沉积层,并根据传热理论建立了固体推进剂采用含有凝结物质的流动热气体点火的模型,求得了固体推进剂内部的温度分布和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计算点火延迟时间的解析解,再根据对流换热系数与压力的关系计算出点火延迟时间与压力的关系,将理论计算的点火延迟时间和压力的关系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理论模型是合理的。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点火过程的沉积机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点燃之前推进剂表面确实存在一个沉积层,因而合理的理论模型应该包括这个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84.
陈杰 《宇航学报》1989,(1):105-110
作为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上环形缝隙式喷嘴基本特性研究的一部分,本文研究了溅板的加入,以及溅板几何尺寸的改变对喷雾场冷流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溅板的加入改善了流强与混合比分布。溅击角的增大和合成膜在溅板上撞击线的内移不同程度地提高了E_m值。合理的设计和准确控制喷注参数可以获得满意的流强与混合比分布。  相似文献   
85.
固体火箭发动机模态分析的缩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些复杂结构的模态分析,要得到能够指导工程设计的结果,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划分单元必须足够多,这必然耗费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资源,并导致计算困难。文中以某上面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模态分析为例,利用有限元法、固定界面法和Guyan缩聚法进行自由度缩聚后再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6.
小推力发动机膜冷却工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  张黎辉 《火箭推进》2007,33(2):20-25
为满足工程上对推力室内部传热流动分析的要求,应用分层流动理论,结合半经验传热和化学反应平衡模型,建立了分析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膜冷却的传热模型。以气氧/煤油发动机为例,初步实现了对定常情况下膜冷却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冷却剂的质量分数,燃气的流动状态,喷注器尺寸等因素对冷却效果和发动机总体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新一代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固体火箭发动机排气羽流对红外制导信号衰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火箭发动机排气羽流对红外制导信号的衰减研究,对红外信号的探测与制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文中主要介绍了红外制导信号的衰减机理,提出了计算排气羽流红外制导信号衰减的有效方法,编制了计算软件DROP,用该软件计算了水雾及颗粒群的光谱透射比,并与SIRRM软件的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数据基本一致,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液体火箭发动机氧腔流动分析及均流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真  王红梅  张银波  呼浩 《宇航学报》2005,26(6):698-701,803
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某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氧腔流动,计算分析了节流板表面的总、静压分布及其畸变指数。依据压力畸变提出了氧腔均流孔板改进方法,并通过多次分析-设计循环得到了新的均流板。最后对所设计的均流板进行了详细地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和验证表明新设计的均流板使氧腔出口节流板表面压力畸变降低了30.4%,显著提高了氧腔压力均匀性,进而可以大大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89.
从工程研制角度出发,探讨了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失败原因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根据某发动机试验故障的具体情况,运用这种试验故障分析方法和过程(即针对试验故障进行故障树分析,设计复审分析,数据曲线的复核复算分析和验证试验),找出造成发动机试验故障的具体原因,确定故障机理;而后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试验验证,故障归零。  相似文献   
90.
自1984年开始,中国研制的系列远地点发动机共9次参加卫星发射,均获成功,表现出很高的可靠性,高空比冲达到2834N·s/kg,质量比为0.895,性能达到了先进水平。该文介绍了远地点发动机的特点、技术水平和主要经验。其中采用丁羟推进剂、玻璃纤维壳体和碳/碳复合材料喉衬被证明为成功的技术选择。在研制过程中,在高空比冲的预示和测量,玻璃纤维壳体基体树脂的研制,高空点火和安全点火机构的研制,防止发动机自旋引起的烧蚀等技术问题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在高空工作的发动机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