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187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aircraft antiskid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hydraulic system for preventing tire bursts and ensuring safe take-off and landing. The brake system adjusts the force applied on the brake discs by controlling the brake pressure. Traditional aircraft antiskid braking systems achieve antiskid performance by controlling the braking pressure with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Because the pilot stage of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is easily blocked by carbonized hydraulic oil, the servo valve would become a dangerous weak point for aircraft safe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hat uses an on-off valve array to replace the servo valve for pressure control. Based on this new pressure control component, an efficient antiskid control algorithm that can utilize this discontinuous feature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algorithm ha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the runway circumstances. To overcome the discontinuity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n on-off valve array, the Filippov framework is introduced. The conditions of convergence of the system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e digital simulations and the hardware-in-the-loop (HIL) braking experiments are used to verify th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 The method also proves that the on-off valve array can replace the servo valve perfectly as a new type of antiskid braking pressure control component.  相似文献   
82.
采用高响应数字化气动元件——组合式数字阀,研制开发差压铸造液面加压控制系统,研究系统控制算法及控制精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PCM控制算法控制数字阀的开度及开启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在生产中有效提高了铝合金性能。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旅客/货主运输决策模型,并根据有关方法做出旅客/货主运输决策模型。然后通过将运输决策模型应用于中枢航线网络的USAPHMP模型,得到旅客/货主运输决策对中枢航线网络效益的影响因素。列举了中国民航某航空公司的实例。  相似文献   
84.
两位五通电动气阀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电动气阀的工作过程分为电动过程和气动过程,建立了两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对电动过程和气动过程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并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控制气体压力、最大气隙以及工作电压等因素对电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利用校正环节提高三级电液伺服阀动态响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通过三级电液伺服阀控制器的改进,利用校正环节提高三级电液伺服阀的阻尼,降低谐振峰值,进而提高三级电液阀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86.
高速开关阀PWM控制电路的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速开关阀是电液伺服机构的惯性环节,伺服机构的品质依赖于阀的动态特性,因此阀的响应快速性很重要。提高高速开关阀的快速性,驱动电路是一个重要方面。采用2051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WM信号发生器,并开发了上下限保护电路,使其快速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阻力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风机出口速度模拟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不同飞行状态,采用力传感器研究不同进气动压(飞行速度)下,气动阀关闭和开启时PDE的阻力。试验表明:PDE阻力随进气动压增加线性增加,与飞行速度成平方关系。气动阀关闭时阻力最大,对不同结构型式的气动阀,在其开启时阻力不同。PDE爆震室装扰流器时阻力增加,不同气动阀在装同种扰流器时,其对PDE的阻力影响程度不同,安装整流栅有利于降低阻力。试验结果在保证PDE正常工作和产生一定推力的条件下,对研究减小PDE阻力和提高有效推力及预估高速飞行时的阻力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一种新运行方式脉冲燃烧风洞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座喷管口径为600mm、利用氢与富氧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焓试验气流的脉冲风洞.风洞首次采用了活塞挤压为加热器供应燃料和路德维希管供应富氧空气的工作方式,实现了风洞试验过程中需多少燃料就供多少燃料,消除了采用路德维希管供燃料存在的弊端.自主研制的大通径快速阀取代了膜片,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风洞在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9.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初步匹配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CHPS)具有随车速调节的可变助力特性,可改善驾驶员的转向路感.通过对转向器转阀及ECHPS的分析,建立了转向器模型以及分流式ECHPS的模型,采用简化算式对转向器及分流式ECHPS操舵力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转阀的预开隙、转阀的坡口半径、转向器扭杆刚度及电磁阀阀芯节流口形状等参数,分析了ECHPS的影响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分流式ECHPS操舵力特性主要取决于转向器转阀的结构参数,并且和电磁阀阀芯开口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0.
抗荷阀-抗荷服系统的动态响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蒋凡  杨春信 《航空学报》2001,22(6):529-532
抗荷阀 -抗荷服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决定其抗荷效果的关键指标。本文在理论分析和系统辨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 4极点、1零点、1延迟的线性模型作为机械式抗荷阀 -囊式抗荷服系统的动态特性模型,该模型的理论输出与实验数据符合甚好。给出了模型的一般型式,同时分析了气源压力、阀门安装角、抗荷服容积等系统结构参数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