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84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7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41.
简单介绍了旋转跟踪模块测试系统的研发需求背景,阐述了测试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介NTN试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最后对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要求、程序流程和关键参数测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42.
针对eLORAN导航定时接收机传统自适应滤波干扰抑制算法性能易受高斯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谱检测的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双谱估计,在高斯噪声中检测出干扰信号,再用检测信号调节自适应滤波器的系数,完成系数更新,最终达到去除干扰的目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双谱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的抑制高斯白噪声,提取信号。基于双谱检测的干扰抑制方法,可有效去除和减轻干扰,特别是在强高斯噪声干扰的情况下,抑制干扰效果明显,解决了eLORAN接收机在强噪声下的干扰抑制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3.
紧缩场是天线、目标RCS测试的关键设备,它能在近距离内把馈源发出的球面波校准为准平面波。为评定紧缩场静区产生的电磁波分布是否符合准平面波特性,需要现场搭建高性能微波幅相收发系统和大型多自由度高精度扫描系统。本文以大型双反射面紧缩场静区性能校准需求为例,从现场计量幅相系统构建、大型复杂扫描系统设计、现场计量实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紧缩场静区性能现场校准相关技术。实测结果表明现场搭建的校准系统满足远距离大型双反射面紧缩场静区性能计量需求,各项检测参数量值均满足该紧缩场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44.
杨东凯  路勇  张波 《航空学报》2009,30(1):143-147
导航卫星信号经由空间飞行器后将发生反射与散射,此信号对于飞行器自身的定位通常作为多径信号被消除。利用双基无源雷达的概念,提出利用该信号实现空间飞行器的远程定位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空间飞行器对于导航卫星信号的反射与散射,在地面/空中设置可以接收此反射信号的接收机,从而实现飞行器的探测。接收机利用码延迟锁定环路实现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锁定,并通过求解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获得其路径差,进而计算出空间飞行器的位置。介绍了利用延迟映射接收机(DMR)探测空间飞行器的系统组成,并给出了远程定位的数学模型、关键技术分析、DMR的设计原理及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MR可以有效地接收到导航卫星反射信号。为空间飞行器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手段。  相似文献   
445.
马丽娟  马晋 《航空电子技术》2009,40(3):19-23,48
介绍了基于统一方法架构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辅助系统,它是对RUP的裁减和定制,以满足航空电子软件开发的特殊性。还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辅助系统在型号项目以及新员工中的应用案例及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446.
软件定义的GNSS反射信号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导航卫星反射信号的特点,给出了反射信号软件接收机的总体结构及其主要模块,主要包括接收直射和反射信号的天线、射频前端和高速A/D变换器,以及数据处理用的计算机.重点介绍了反射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其中主要讨论了本地反射信号C/A码的生成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反射信号相关功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仿真计算实例.设计了反射信号处理的具体实现软件,包括详细的流程图,关键参数和主要函数的定义及用户界面,利用实际采集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反射信号接收机运行稳定,能根据用户输入的不同参数提供导航卫星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447.
DORIS system: The new a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boarding of the first DGXX DORIS instrument on Jason-2 mission gives us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the improvement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 the DORIS system.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new capacities of the DORIS system and to give the current status of its components. An overview of the DORIS system, the International DORIS Service and the Jason-2 satellite mission are first presented. Then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board instrument are detailed. The capacity to track up to seven ground beacons simultaneously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performed: a factor of three increase over Jason-1 is observed at the altitude of 1330 km. It also increases the diversity of directions of observation and allows low elevation measurements from 0°. The new phase measurements capability allows now phase processing. The instability of the Jason-1 USOs (Ultra-Stable Oven-controlled quartz oscillator) while crossing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 has been solved by decreasing the sensitivity to radiation by a factor of 10. New features of the on-board software enhance the coastal and inland water altimetry and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of the data. The new software also improves the real time orbit accuracy for operational altimetry. The improvements introduced concurrently on the ground segment have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apability. The new RINEX exchange formats provide simultaneous phase and pseudo-range measurements. The maintenance of the DORIS Beacons Network and the work done by the DORIS Signal Integrity monitoring team lead to an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the Network from 75% to 90% and so to a more homogenous orbit coverage.  相似文献   
448.
当前具备载波相位测量的GNSS接收机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但其成本高、体积大,难以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针对ST公司的STA8090接收机芯片并改进其软件和晶振以获得载波相位信息,采用双差和三差方程测试评估载波相位测量的精度,与测绘型接收机进行对比。基于改进的STA8090接收机芯片构建双天线定姿系统原型样机,静态测试评估了相对定位和定向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千米级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优于0.01m,在1.23m基线条件下定向精度优于0.1°。因此,采用低成本GNSS接收机芯片实现高精度载波相位测量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9.
基于对多种飞机的机载GPS测量实践,提出我国海洋二号(HY-2)卫星实现厘米级精度的星载GPS定轨测量的基本要求:1)选择适合天线,捕获多颗在视GPS卫星;2)注重天线安装位置,减弱多路径效应影响;3)选用适合的GPS信号接收机,确保星载GPS测量数据优质。  相似文献   
450.
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星载设备中的应用,给出了一种星载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结构.针对单粒子效应对星载软件无线电平台可靠性影响,提出了一种软件无线电平台对抗单粒子效应的设计与验证方法,并给出了针对该平台中FPGA和DSP的故障注入方法.这种抗单粒子效应的研究方法和故障注入方法代价低、设计灵活,在某卫星星载多用户扩频接收机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和实施,使低等级高性能器件在星载信号处理平台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