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590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21.
环形旋流燃烧室模型点火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由16个旋流喷嘴组成的透明环形燃烧室实验模型中,对丙烷和空气贫燃混合气的周向点火和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高速相机记录点火过程的火焰形态和发光强度变化,对比分析了两种点火模式——先通燃气后点火(FFSL)和先点火后通燃气(SFFL)的不同形态特征。FFSL周向点火过程包含拱形火焰面传播,SFFL喷嘴间火焰传播呈现"锯齿形"结构。喷嘴旋流方向的排列会破坏周向火焰传播过程的对称性,使得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火焰面传播速度差别较大。通过对火焰发光强度积分得到热释放率变化曲线,分析统计了不同工况的周向点火时间,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SFFL比FFSL大2倍以上;相同当量比下,FFSL和SFFL随着热负荷增加而减小;相同热负荷下,FFSL随当量比增加而减小,而SFFL正好相反。对两种点火模式,流动加速系数均随供气流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22.
脉冲爆震燃烧室与冲击式涡轮匹配机理及效率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脉冲爆震燃烧室(PDC)与涡轮共同工作时,涡轮入口为强非稳态气流的特点,结合涡轮损失机理,确定适合脉冲爆震来流的涡轮类型并开展气动设计工作,运用数值方法计算所设计涡轮的效率和探究PDC与涡轮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进气、小反力度的冲击式涡轮更适合脉冲爆震来流;在喷嘴收缩段、动叶叶片前缘以及动叶压力面生成向上游传播的反射激波,造成能量损失;在设计点,涡轮效率约为75%。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的涡轮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23.
三旋流燃烧室燃烧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丽  刘凯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9):2067-2073
针对舰船用燃气轮机低污染排放要求,试验研究了一种三旋流贫预混燃烧室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三旋流燃烧室内、中旋流角决定了点火成功与否,而外旋流角仅对点火、熄火极限有影响。采用内、中、外旋流角依次增加10°,旋流数依次增加33.3%、25.0%的组合方式有较好的点火、熄火性能;贫油点火油气比最低为0.05236,高于非预混燃烧室的一般标准,熄火油气比最低为0.00478,低于一般要求;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为0.2279,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NOx排放指数为2.62g/kg,低污染优势明显。CO排放指数较高,为35.4g/kg,导致燃烧效率略低,仅为0.9847。   相似文献   
624.
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三维可压NS方程,模拟了斜激波增强超声速氢/空气混合的过程。对不同强度 激波混合增强的效率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利用斜激波增强混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5.
符松 《航空学报》1995,16(3):8-13
ASM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流场包括有约束的和自由的强涡旋流动。研究结果表明,二阶矩封闭模式在计算强涡旋湍流流动中很有效,代数模式则不能令人满意。计算结果可供燃烧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26.
王多  李锋  赵凯 《航空发动机》2024,50(2):65-76
为了探究中心分级燃烧室各级旋流器叶片数量与相应旋流气量变化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基于高推重比和高温升的技 术需求,对设计模型进行了除旋流器外分块结构化网格划分,并在ICEM软件中实现混合网格周期性边界条件设置,进行3维数值 模拟。结果表明:确定最优方案的3级旋流器叶片数量分别为8、10和15。中心分级燃烧室每级旋流器流通气量随其相应旋流器 叶片数量改变呈负相关变化关系;设计油气比为0.045时,中心分级燃烧室最优方案即基准型方案的温升可达1300 K,出口温度分 布系数OTDF达到0.13,在性能所要求的0.10~0.15之间,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TDF达到0.081,在性能所要求的0.08~0.12之 间;中心分级燃烧室出口截面OTDF值随火焰筒头部每级旋流器的叶片数量或旋流气量的变化关系是“V”形,RTDF值随头部每级 旋流器的叶片数量或旋流气量的变化关系是类“V”形。  相似文献   
627.
为了能在直连式试验平台上获得矩形截面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真实隔离段入口来流,在风洞喷管和隔离段之间添加吹除装置,装置的上下壁面开缝并向缝中注入空气,使均匀来流变成非均匀来流.以模拟飞行马赫数6.0条件的隔离段入口流场为目标,使用商用软件Fluent对吹除装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吹除缝的位置、缝的宽度及吹除装置长度对吹除结果的...  相似文献   
628.
带前体压缩的前掠侧压式进气道实验及数值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志光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5,26(6):508-512
为提高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设计了一种前机身顶压与侧压相结合的前掠侧压式进气道,在马赫5.3小高超风洞中完成吹风实验,并用FLUENT软件对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主要流动特征,获得了进气道基本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马赫5.3设计状态下,这种前掠侧压式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可以达到0.85以上,比一般后掠进气道提高20%左右。通过数值及实验研究发现,进气道下游隔离段内由于上下壁面的巨大压差导致顶板对称面两侧出现对涡,涡面将隔离段内的流动分为高速高能区与低速低能区两种流动。  相似文献   
629.
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方式发散壁换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航空发动机的一种先进冷却方式,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方式的发散壁燃气侧换热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影响燃气侧换热系数的流动和几何参数,它们是主流雷诺数、吹风比以及几何结构。采用比较法研究燃气侧换热系数,基准换热系数与经典传热准则计算值相比,精度在±7%以内。研究发现主流是充分发展湍流时,主流雷诺数对发散壁燃气侧换热系数基本无影响,而吹风比和几何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多排气膜叠加,也使得换热增强系数沿流向增加。对实验结果总结了经验关系式,可以用于该种冷却结构的传热设计和校验。   相似文献   
630.
三旋流器头部燃烧室拓宽燃烧稳定工作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对有三旋流器的单头部燃烧室进行了燃烧性能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慢车工况的贫油熄火过程及大工况的冒烟性能的研究。研究的因素考虑了不同的头部油气比(余气系数)及喷嘴形式(单或双油路)。研究结果表明:头部余气系数小时改善了贫油熄火油气比;同时,三旋流器与双油路离心喷嘴组合方案的试验表明,这种方案基本上能满足拓宽燃烧稳定工作范围的要求,但其冒烟与要求相比,其性能已与要求值相接近,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