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Software defect preven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duce the defect introduction rate.As the primary cause of software defects,human error can be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software defects.This paper proposes a defect prevention approach based on human error mechanisms:DPeHE.The approach includes both knowledge and regulation training in human error prevention.Knowledge training provides programmers with explicit knowledge on why programmers commit errors,what kinds of errors tend to be committed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and how these errors can be prevented.Regulation training further helps programmers to promote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to prevent human errors through practice.The practice is facilitated by a problem solving checklist and a root cause identification checklist.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knowledge across disciplines,e.g.,cognitive science,software psychology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o defend against human error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Furthermore,we applied this approach in an international company at CMM Level 5 and a softwar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at CMM Level 1 in the Chinese Aviation Industry.The application case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promoting developers' ability to prevent software defects,inde pendent of process maturity levels.  相似文献   
32.
面向对象的MIS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论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并且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面向数据设计和面向对象实现相结合的系统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3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应是一个稳定、各尽所能、充满活力、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法律程序制度具有的规范性、交涉性、协调性、处罚性等功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因而也是保证和谐校园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首先简要介绍对地观测卫星的成像过程,详细分析多星调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约束。在此基础上,将对地观测卫星调度问题看作一类具有时间窗口的并行机器调度问题,对其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建立对地观测卫星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列生成法,将多卫星调度问题分解为集合分割主问题和单卫星调度子问题,通过循环迭代来求解调度模型。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设计一个问题实例,并给出算法计算结果。结果分析表明,列生成法的效率与问题规模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35.
结合研制工作实际,介绍一种以ARM9为核心的宽频功率源接口电路设计方案和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电路设计方案,介绍各电路模块的功能和设计思想。在介绍VxWorks操作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应用程序设计的详细流程。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简称NN)在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卫星钟差包含了复杂的非线性因素,所以将一种新型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应用于钟差预报中。采用“滑动窗”方式构建样本数据以提高数据利用率,为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利用K重交叉验证法(K-fold Cross-Validation)对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并根据最小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确定最优平滑因子。利用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公布的精密GPS卫星钟差数据进行预报实验,并与传统二次多项式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RNN模型在24h的预报跨度内的误差可达ns级,并较多项式模型有更好的稳定性;对于线性钟差,GRNN模型要逊于多项式模型,而对于非线性钟差,GRNN模型则明显优于多项式模型,初步验证了GRNN用于钟差预报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7.
首先介绍成像观测卫星调度问题的特点和主要约束,将成像观测卫星调度分为调度预处理、调度模型及求解、调度结果评估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论述成像观测卫星调度模型,并采用列生成法,将多卫星调度问题分解为集合分割主问题和单卫星调度子问题,通过循环迭代来求解调度模型。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设计一个问题实例,并给出算法计算结果。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较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8.
由于距离地球较远、测控延时误差较大、飞行环境十分复杂且难以提前预测,行星软着陆的自主制导技术目前存在水平位置估计困难、导航参考信息匮乏、复杂地形着陆困难等挑战。针对行星软着陆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基于引导策略搜索算法的有模型强化学习制导方法,实现了着陆器在初始状态受到扰动时,无需重新规划,仍能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降落在指定位置。该方法将迭代线性二次调节器作为控制器,产生初始轨迹;其次,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拟合制导策略;最后,利用控制器监督策略学习,进而收敛产生可行策略。针对行星表面软着陆的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该算法仅通过几次循环,即可以实现初始状态变化的快速软着陆。一方面表明了基于有模型强化学习的数据高效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强化学习方法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董哲  刘凯  李旦伟  章吉力 《宇航学报》2021,42(6):749-756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阶段的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分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指标函数的动态控制分配律,兼顾了反作用控制系统燃料消耗和闭环控制系统响应速度需求。此外,针对空天飞行器面对称大攻角再入引发的横侧向气动强耦合问题,在预测控制律中引入了通道间交叉耦合反馈项,对姿控过程进行增稳。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分配算法在提高了再入姿态控制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反作用控制系统的燃料消耗;交叉耦合反馈项的引入,缓解了倾侧角指令突变对偏航通道稳定性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40.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6):250-261
For achieving the desired configuration of spacecraft at the desired fixed time, a sub-optimal fixed-finite-horizon configuration control method on the Lie group SE(3)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odel Predictive Static Programming (MPSP). The MPSP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solve finite-horizo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and is known for its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thanks to the closed-form solution, but it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systems on SE(3). The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enables that the MPSP technique is extended to the geometric control on SE(3), using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 the left-invariant properties of Lie groups, and the topology structure of Lie algebra space. Moreov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is crucial for spacecraft operations, is consider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e optimized in the optimal control formul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sub-optimal control method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online simulation under disturbances and state measurement err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