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航空   483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94篇
航天   5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可控扩散叶型的扩稳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问题方法,将叶型几何参数化、叶型性能分析程序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某传统可控扩散叶型(CDA)进行叶型损失和攻角范围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叶型与原叶型具有相近的设计点损失,而其攻角范围由原来的11°增大至17.5°,其中负攻角范围增大了近4.5°。另外,优化叶型的损失随攻角变化也更为平缓,意味着可以在更为宽广的攻角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分析表明:吸力面速度峰值位置由原叶型40%弦长处前移至20%弦长处,增加了减速区的长度,使减速更为平缓,是正攻角裕度增大的主要原因。负攻角裕度增加有两方面原因,优化叶型喉道面积增大且喉道位置与设计点吸力峰值位置错开,具有较大的堵塞裕度;压力面前部区域速度较为平缓,甚至略微加速,直至30%弦长后才开始减速扩压,避免了因压力面前缘处的较大速度尖峰以及随后的持续扩压导致附面层的过早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