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25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塞式喷管主喷管角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覃粒子  刘宇  王一白 《推进技术》2002,23(4):287-291
首先建立了塞式喷管角度特性的研究模型,并运用简化的塞锥设计方法设计塞锥型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连续改变主喷管倾角来研究主喷管倾角对塞式喷管的推力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在给定设计条件下的主喷管最佳倾角,还分析研究了底部高度,内膨胀比,总膨胀比,总压和飞行高度与主喷管最佳倾角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针对特定的塞式喷管实验发动机,进行了初步的变角度实验,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2.
应用Simple方法进行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的三维流动仿真。所考虑的物理因素如下:翼柱型药柱,三维加质不可压湍流,移动的燃面边界,燃气的热辐射等。方程为:三维连续、动量和能量方程,k-ε湍流模型,三维热辐射通量方程等。为了处理燃面移动边界,提出了标记网格示踪技术。计算结果获得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翼柱型药柱中三维流动的参数分布。同时,揭示了某些新现象和新规律:翼和柱通道间的几何匹配及其中的加质强度对流动参数有强烈的影响,甚至可能发生反向流动和旋涡;在一定条件下,翼通道下游附近可能产生明显的周向旋涡。  相似文献   
83.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1,22(1):30-32,39
用一种双边界代数方法生成二维网格,通过在超限插值函数中引入边界的一阶导数实现网格与边界是的正交,采用几何一致性条件保证物理区域不变形,发展一系列拉伸方程控制网格在边界或给定位置的间距。应用此方法生成了满意的喷管内流场网格,网格生成效率明显优于微分方程网格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84.
DSMC法模拟双组元姿控发动机喷管流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平阳  程惠尔  杨卫华 《推进技术》2003,24(2):112-114,165
为了准确获得喷管内不同燃气成分的参数,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结合可变软球(VSS)模型模拟喷管流动。单组分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比较表明,所采用的程序和计算结果可信。对真空双组元钟形喷管内流动的模拟结果表明,压强扩散和热扩散的综合效应导致质量越大的分子越趋向于向边界层内扩散。  相似文献   
85.
利用有限元法,结合瞬态传热过程研究了火焰筒掺混孔内孔边裂纹形成和扩展机理,应用应变疲劳理论和裂纹扩展分析方法对裂纹萌生时间和扩展能力进行分析。由于火焰筒在热循环载荷作用下各处升温速度不一致.引起结构上的相互约束,使掺混孔边产生循环塑性变形导致疲劳裂纹萌生;裂纹萌生后会继续扩展,但这种扩展能力有限;孔边冷却区域大小会对裂纹扩展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6.
从N-S方程出发,采用先进的矢通量分裂算法,对亚跨超音速喷管内流场进行了整体模拟计算。文中对几种不同计算格式的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超音速占优混合流动的直接分割求解方法。计算采用代数湍流模型,跨音速段的计算结果同其它实验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中发现对出口边界条件进行亚音速、超音速和有回流分别处理很有必要;边界层内的M数沿壁面法向变化非常快;不同壁温条件和不同的流动Re数均会改变边界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87.
采用分区耦合方法计算固体火箭轴对称燃烧室与喷管流场。对于低速的燃烧室流场,选用不可压流的N-S方程描述并用SIMPLEC方法数值求解;对于高Re数的喷管流场,则采用Eu-ler方程描述并用SCM方法求解。计算时用燃烧室出流为喷管流场提供入口参数,同时用喷管流场压强分布反馈影响燃烧室流动状况。对耦合边界条件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典型的侧壁加质燃烧室与喷管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揭示了单独喷管流场计算难以反映的喷管收敛段近壁区的低速区域,与已有的燃烧室流场实验结果一致并反映了燃烧室与喷管流场之间的联系,较好地模拟了流动中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88.
塞式喷管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正  刘君  瞿章华 《推进技术》2000,21(4):24-26
采用NND2M差分格式,从考虑к-ε湍流模型的理想气体三维薄层近似N-S方程出发,对塞式喷管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外文献十分一致。通过流场分析,对塞式喷管流动机理有了清楚的认识。计算表明NND2M差分格式及相应计算软件适合于模拟复杂喷流流场,可用于塞式喷管发动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应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PDPA)对含潜入喷管、通道为矩形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冷流模型内流场进行测量 ,研究了雷诺数和背壁空腔形状对背壁区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雷诺数增大气流分离点向下游移动 ,回流速度增大 ,椭圆形后封头、直线形喷管背壁构成的背壁区回流速度比圆形后封头、台阶形喷管背壁大。对于潜入深度大的喷管 ,气流在燃烧室壁面分离 ,背壁区形成强旋涡 ;而潜入深度小的喷管 ,分离点会后移至后封头上 ,在背壁区后部形成弱旋涡。  相似文献   
90.
影响喷管流动分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Beam- Warming近似因式分解方法差分求解薄层 N- S方程 ,对某型发动机在多种工况下的分离流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燃烧室总压与环境压强的比值控制分离点位置 ;对于相同的喷管扩张段型面 ,喷管面积比对分离位置的影响小 ;扩张段较长的喷管分离点面积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