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68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6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9):81-94
Aerial access networks have been envisioned as a promising 6G solution to enhance the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both coverage and capacity. To better utilize the spectrum and fully explore different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tegrated network comprising the High Altitude Platform (HAP) and Unmanned Air Vehicles (UAVs) with the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images and videos, a power management scheme is proposed to minimize the distortion of the transmissions from the HAP and UAVs to the terminals. The power control is formulated as a non-convex problem constrained by the maximal transmit power and the minimal terminal rate requirements. The variable substitution and the first-order Tailor’s expansion is used to transform it into a sequence of convex problems, which are subsequently solved through the gradient projection method.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e signal distortion and error rate improvement achiev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62.
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出现,对地面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网络化测控技术成为了各国研究的重点技术。本文针对低轨卫星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接入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概述了传统低轨卫星星座发展历程及多址接入技术需求背景;然后,在分析传统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接入技术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接入方案,使得网络化测控系统在负载量较高或较低时都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本文通过仿真验证了自适应接入技术在系统时延、吞吐量以及信道利用率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3.
随着空间碎片数量的增加,其对近地轨道中的在轨卫星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空间多碎片的高效清理在近年来也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柔性绳网在一次任务中同时对多个碎片进行捕获清理的问题,建立了柔性绳网的动力学模型和与碎片接触动力学模型,并对捕获过程中柔性绳网与碎片的运动进行了仿真模拟。针对绳网的最大拉伸力、质量块位移速度等变量,深入分析捕获过程中绳网与碎片的运动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一次任务中,柔性绳网可以对多个旋转空间碎片进行捕获,并实现稳定的包裹缠绕,展示了柔性绳网良好的捕获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