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259篇
航天技术   48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71.
针对现实中用户依据自身经验选择采样条件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能够客观判定最佳采样条件的方法.基于二维功率频谱分析,考虑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与混叠效应,提出一个归一近似因子来确定合适采样条件.经实验验证其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测量,研究证明用较大采样间距多次测量加工后工件的表面形貌,取粗糙度值的平均值或最大值来评定其表面质量更合理.  相似文献   
372.
An advanced algorithm for retrieval of 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 (CHL)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concentrations from MERIS images of the Kara Sea is presented. The supply of DOC of terrestrial origin into the Kara Sea is numerically assessed from satellite data on DOC and historical records of river discharge rates. It exceeds the historical in situ values only by 25%. Satellite data on CHL were exploited for calculating the phytoplankton columnar biomass and the total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Kara Sea. Remote sensing and in situ data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the coefficient (KPH) for calculation from phytoplankton biomass of autochthonous production of DOC. KPH proved to be 142 ± 8 gC/gPH/month and exhibited only slight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he coefficient KPH was employ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evaluate the production of autochthonous DOC in the Kara Sea and to correct the value of the allochthonous DOC flux initially retrieved from space across the Kara Sea.  相似文献   
373.
中碳钢总体来说焊接性差,若焊材的选择不当或工艺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焊接热裂纹的出现,热裂纹的产生主要与焊材或母材中碳、硫、磷含量过高有关,与焊接工艺方法也有一定关系。为避免热裂纹的出现,必须制订合理的焊接工艺,减少碳、硫、磷有害合金元素溶人焊缝,采用抗裂性好的碱性焊条或TIG焊接及适当的工艺措施等,对解决热裂纹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4.
合成了一种合磺酸基的热固性Resol—Novalak共聚酚醛树脂(C——PF/SPF)。TG—MS(热失重—质谱)的研究结果表明,C—PF/SPF在低于350℃时,主要发生与磺酸基相关的热分解井退出SO2等产物;在450℃—820℃范围,只观察到CO2(m/z=44)、C0(m/z=28)和H20(m/z=18)等产物及其碎片;在110℃—820℃的测试温度范围未检测到与主链断裂有关的酚类热解产物,显示出优越的热稳定性;这是由于部分磺酸基中的硫在热处理过程中与酚醛树脂的芳环发生交联,从而大大增加了C——PF/SPF的热稳定性。基于TG—MS结果的理论计算表明,C——PF/SPF经350℃热处理后的理论残碳率可达80%,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C/C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  相似文献   
375.
碳纤维表面CVD硅涂层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碳纤维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涂层的相结构,研究了Si涂层对碳纤维抗氧化性能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中Si元素呈非晶态分布;Si涂层可提高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氧化温度不同,Si涂层碳纤维的氧化失重或增重规律也不相同。同时,Si涂层降低了碳纤维拉伸强度,而适度空气氧化又可使Si涂层碳纤维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Si涂层碳纤维的强度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376.
为了研究纤维混杂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同一种浅交弯联三维机织结构制备成型了全碳纤维(T700)和玻璃/碳纤维(E-glass/T700)纬向混杂两种不同的复合材料。以上述两种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低速冲击实验,试验时设定冲击能量分别为10、23和40 J。结果表明:在不超过40 J的冲击能量下,两种复合材料均未被冲破;在三种冲击能量下,混杂材料的峰值力均小于全碳材料,其吸收能量、最大位移均大于全碳材料。在10和23 J的冲击能量下,混杂材料的损伤程度小于全碳材料;但当冲击能量达到40 J时,混杂材料的损伤程度大于全碳材料。  相似文献   
377.
 DD3合金是国产第一代单晶涡轮叶片材料,它去除了普通铸造高温合金中常存的微量合金化元素,使合金的初熔温度大大提高。这一特性使高温固溶处理得以在单晶合金中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同时,微量成分的调整,使得合金的凝固特性产生明显的变化。本研究工作通过对三种成分合金的凝固试验以及对凝固组织的显微分析来判断DD3合金凝固特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78.
碳钢、低合金钢大气腐蚀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碳钢、低合金钢长期大气腐蚀锈层生长历程的研究,利用Fick扩散定律,给出了碳钢、低合金钢大气腐蚀的数学模型。然后,用碳钢、低合金钢自然环境下暴露1,2,4,8,16年的腐蚀深度数据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碳钢、低合金钢腐蚀分为三个阶段的复合模型,并分别预测了三个阶段的腐蚀规律。第一阶段用线性规律比较合适;第二阶段采用了数学模型中的抛物线规律,拟合结果表明抛物线拟合精度高于传统的幂函数拟合的精度;第三阶段也用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379.
C/C复合飞机刹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C/C复合飞机刹车材料制备工艺、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80.
对电弧加热器试验条件下端头的烧蚀外形进行了数值仿真,考察了碳-碳端头烧蚀外形随来流条件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将碳-碳端头体轴附近材料换成由另一种烧蚀速度较快的材料制成的芯子后的匹配烧蚀问题,揭示芯子对烧蚀外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