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91篇
航空   286篇
航天技术   894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86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吴蓓蓓  黄海 《航天控制》2012,30(4):54-59
针对空间多目标交会(拦截)平台停泊轨道设计问题,定义有效交会(拦截)区作为衡量平台交会(拦截)目标能力的指标,提出并建立了该类空间平台停泊轨道设计优化和分析模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GA),以有效交会(拦截)区的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以可交会(拦截)目标的数目和子飞行器轨道转移所需要的脉冲速度增量等为约束条件,对该类平台停泊轨道要素和子飞行器变轨时机进行综合设计优化。将上述模型和算法用于两空间平台设计中,一个是针对低轨2目标的交会平台,另一个是针对中轨3目标的拦截平台,得到合理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优化模型以及选择的寻优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空间机器人进行在轨辨识时存在精度不高、燃料消耗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飞轮控制的在轨辨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辨识时存在的问题。该方法采用飞轮控制作为激励方式,通过改变机械臂的构型使整个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分别测量构型改变后的角速度和线加速度,以计算出基座本体的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此外,分析了机械臂与本体的质量比对辨识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操作性强、精度较高,燃料消耗较小,可以应用于空间机器人的在轨辨识中。  相似文献   
993.
讨论了一种朗缪尔球形探针在轨快速去除表面污染的技术方法. 朗缪尔探针是空间等离子体原位探测的一项重要手段, 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器. 探针传感器表面被污染时, 会造成探针I-V特性曲线失真, 从而导致探测获得的等离子体参数产生偏差. 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探针传感器加载高压的技术, 其可快速有效清除传感器表面污染, 确保朗缪尔探针在轨探测获得实时、准确的空间等离子体信息.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空间应用环境中混合实时任务的容错调度效率,提出基于空间环境的多处理器混合容错调度算法。算法在周期任务调度中采用基于分组的“最佳适应”分配策略,以少量增加的计算时间获得更为紧凑的任务调度结果,从而减少调度所需的处理器数目和任务执行时间;在非周期任务调度中,利用基于空闲时间片的方法完成动态调度,使得混合实时任务的容错调度效率有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空间环境的任务处理。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改善混合实时任务容错调度性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地球空间磁场分布特点,提出可用于实现低轨航天器轨道维持、轨道变更的无质消耗推进技术。从基本的磁学理论出发,建立了带磁航天器在地球空间磁场中的飞行磁推力模型,阐述了通过航天器磁性获取无工质消耗连续推力的磁推进概念和原理,阐明了作用机理,提出了磁力矩解耦的磁力线追踪推力策略,给出了磁推进的能力包络和轨道高度保持与提升的典型估算结果。分析表明,当飞行体磁矩达到106Am2量级以上时,可以有效用于600~1000km范围内轨道高度保持或提升。此外,文章还简要分析了实现高磁矩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载人飞船某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载人飞船某连接分离机构的功能、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模式,确定了该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特征量。基于计量型可靠性试验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该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方法选择、试验件状态及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程序、故障判据和可靠性评估方法;给出了应用示例,为载人飞船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验证提供了技术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997.
孙晨  徐向华  梁新刚 《宇航学报》2016,37(5):612-617
针对空间蒸汽压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润滑问题,对不依赖重力回油的汽车涡旋压缩机进行改变倾角的实验,研究重力方向对涡旋压缩机及热泵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机在0°~360°范围内改变角度时,热泵系统均能正常工作;当吸热量为2500~3500W时,蒸发温度最大变化量为1.3℃,蒸发冷凝温差以及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的最大变化量分别为3.2%和6.3%,重力无关性较好。压缩机的性能与循环油量有关,本实验中压缩机在倒置的角度下,沉积的润滑油与冷却剂一起进入热泵系统参与循环,使其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8.
机动目标的空间交会微分对策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燕  陈韵  鲜勇  雷刚 《宇航学报》2016,37(7):795-801
针对目标机动情况,利用定量微分对策方法分析连续推力作用下的空间交会追逃微分对问题,提出用非线性规划求解该微分对策问题的方法,建立空间交会追逃微分对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有效解决了机动目标空间交会微分对策模型高度非线性且难于利用经典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求解的问题,实现了最优控制与对策论的结合,并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The Experimental Satellite on Electromagnetism Monitoring (ESEM) was proposed in 2003 and proved in 2013 after 10-years'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The ESEM mission was proposed to be the first satellite of space-based geophysical fields ob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with a lot of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earthquake science, geophysics, space sciences and so on. And coincide with the mission objectives, the satellite decides to use the Circular Sun Synchronous Orbit with an altitude of 507km and descending node time at 14:00LT. The payload assemble includes 8 instruments, Search-Coil Magnetometer, Electric Field Detector, High precision Magnetometer, GNSS occupation Receiver, Plasma Analyzer, Langmuir Probe, Energetic Particle Detector, and Three-frequency Transmitter. According to the planned schedule, the satellite is due to be launched in 2016-2017 and will be onboard operated for 5 years.   相似文献   
1000.
In 1957, the launch of the first artificial satellite ushered in a new era for modern space science.The past 50 years' developments in China's space science have witnessed many major missions, and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space science study,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experiment technology.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on Space Science was officially started in 2011. Through both self-developed space science missions and those wit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t is expected that the innovative breakthroughs will be realized,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related high-tech will be achieved to establish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status of space science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To sum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on Space Science will definite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ace science endeavor,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