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309篇
航天技术   155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采用双波长双脉冲激光全息术,对有激波存在下的空气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波长电弧折射率场方程,推导出冲击波区的压强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得出电弧场的压强分布.曲线及等离子体区的温度分布和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等粒子的数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522.
文本介绍一种通过对远场散射光的统计分析来测量高精度平面及球面粗糙度的新方法。采用一维CCD器件来探测散射光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远场散射光分布特征参数与标准粗糙度Ra之间存在很好看相关系。  相似文献   
523.
分析了实测中二维四光束双色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测量误差的来源,给出了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24.
本文从浮球平台的结构特点出发,找到了适合于该复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网格的分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单元及节点信息生成程序。使用ADINA程序计算了该结构的位移值,分析了其刚度,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5.
转动干版的平面波多光束全息干涉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动干版的多光束全息干涉计量术,用于测量试件的三维振幅场,该全息干涉计量术采用的光路系统具有空间分布的三束平面波物光和一束平面波参考光,它借助于一个可使干版作任意角度转动的特殊装置,在一张干版上记录振动体同一谐振频率的三个独立的时间平均全息图,再现时,该干版用原参考光照射,并分别转到记录时的三个原始位置,则可得到三个时间平均干涉图,利用有关的物理模型,便可导出求解被测物体上任一点的振  相似文献   
526.
本文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在低速风洞中测量了三角翼旋涡剖面的速度分布,确定了涡核位置和涡核的大小,给出了三角翼旋涡空间位置随迎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7.
一种新的多通道全息干涉计量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光楔多重全息术,是利用置于平面参考光波光路上的旋转光楔,调制其传播方向,实现多参考光编码记录获得多重全息图,当用平面波垂直入射再现时,就能从理论上分析出再现像的分布、分离条件及估算的通道数等。这种技术用在全息干涉计量上,就是一种新的多通道全息干涉计量术。本文给出这种新技术在时间平均和双曝全息干涉计量上的应用,并讨论了在单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实时法)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新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8.
介绍了一个由8031单片机控制的线纹尺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比长仪的机械部分和光路系统,以8031单片机为下位机,用其控制自动检测并且计数脉冲,以80286PC机为上位机,用其进行数据处理并直接打印出检定证书。  相似文献   
529.
干涉SAR中相位图的噪声抑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中干涉相位图的噪声抑制方法.在讨论多视平均法抑制噪声的基础上,提出了极限平均视数的概念,推导了极限平均视数的确定公式.在比较条件邻域平均、模糊中值滤波和模数滤波3种非线性噪声抑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多视平均和非线性滤波的干涉相位图噪声抑制实现方法,并用ERS-1/2数据的实际处理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0.
针对我国导弹生产过程中舱段对接精度差、效率低且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激光跟踪仪及Steward平台的导弹数字化对接系统。在基于激光跟踪仪的动态测量方面,提出采用阵列靶球和T-Probe相结合的测量方式,通过对阵列靶球的测量获得高精度基准,通过对T-Probe的测量实现动态测量,从而实现对导弹舱段的高精度且高动态测量。基于所提出的导弹数字化对接系统,进行了导弹舱段数字化对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导弹舱段间导向销的径向峰值偏差为0.26mm,姿态峰值偏差为0.015°,能够满足导弹对接导向销的安全对接条件,对接时间小于25秒,提高了导弹舱段对接的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