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航空   1047篇
航天技术   234篇
综合类   195篇
航天   3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X射线探伤机空气比释动能率测量的数学模型,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法测量燃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首次引进的超声波实时燃速测量系统编写了测试软件,用水作为被测试对象,进行了退移速率测量,分析了超声波测量燃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测量精度主要受材料中声速的约束,声速会受到材料应力(压强)和温度的影响。该软件可以用于厚度、材料内声速和实时燃速测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推导出了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公式,对影响替代率的五个因素分别进行了灵敏性分析,给出了替代率的最佳可行区域.  相似文献   
14.
陀螺随机漂移率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振动对空间光通信系统误码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平台的振动,使得光发射机发生振动,从而对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光射光束为高斯光束时,振动对误码率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动时不仅振幅影响着误码率,而且波长也对误码率有影响,但通信距离对误码率的影响不大,一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复合推进剂燃速公差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评估了固体组分粒度偏差和组分称量偏差地中燃速丁羟推进剂燃速公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偏差是导致燃速波动的主要原因,称量偏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7.
TC11钛合金的热态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法,研究了TC11合金在780℃-1080℃和应变速率为0.001s-1~70s-1范围内的高温压缩变形行为。考察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变形程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流动应力减小,特别是在α β两相区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电解催化氧化法能很好地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针对L—乳酸精制残留液CODcr值约高达 14 0 0 0 0mg L的特点 ,本文对电解催化氧化处理L—乳酸精制残留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直流电解电流密度为 2 80A m2 时 ,电解 12小时 ,并消解 5天 ,CODcr的去除率为 98.5 7% ,脱色率为 5 2 .77%。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H 6部件与外扌圭物测力试验的难点 :一是天平的设计载荷极不匹配 ,如机翼天平的滚转力矩是常规天平的 1 0多倍 ;二是模型尾部是船形尾段。采用常规的支撑方式 ,支杆强度太弱 ,试验不安全 ,同时也不利于多台天平的敷线 ,总体方案采用模型尾部与支杆合为一体的结构形式 ,既保证了试验安全又便于多台天平的敷线。天平设计首先保证试验安全 ,用双电桥提高天平的输出。试验结果表明 :总体试验方案正确 ,天平设计合理 ,支撑刚度好 ,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电铸成型是采用离子沉积的方法制造复制件,具有很好的复制精度,因此电铸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极限电流密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铸速率一直是制约电铸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许多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但对如何提高极限电流密度还没有提供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为提高电铸局部电沉积速率,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电铸速率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铸方法-喷射式电铸,并通过两组试验分析了局部电沉积速率怀电铸液流量的关系以及局部铸速率与喷嘴口径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射式电铸可以大大提高局部极限电流密度,从而使电铸局部电沉积速率有一个较大范围的提高,为将电铸与快速成型结合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