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6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34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56篇 |
航天技术 | 254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航天 | 2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81.
82.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中的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问题和气动热环境精确预测问题,基于流场的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表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内部的热传导方程,考虑流场的非平衡效应、表面的热辐射效应、催化效应和烧蚀效应以及热防护层内部的热传导效应,建立了初步的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方法,完善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物理流场计算软件(AEROPH_Flow)。在表面材料为碳-碳(C-C)条件下,对飞行高度为65km和飞行速度为8,10km/s的半球以及飞行高度为50km和飞行速度为8km/s的球锥模型,开展了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验证了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分析了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在气动热环境的预测中,不仅要考虑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和表面催化效应的影响,还要考虑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好是采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计算的方法,以减小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计算结果的影响。为此,需要发展完善非平衡流场/表面催化和烧蚀/热传导温度场(气/表/固)的计算模型、耦合求解技术和计算软件,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真实飞行条件下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和气动热环境的精确模拟。 相似文献
83.
刘鹄然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4,40(6):36-37
在AutoCAD中开发的NURB曲面基本数据输入界面,当输入控制顶点及权的数据时,曲面的图形自 动显示。 相似文献
84.
85.
一种复杂曲面型遮光罩的成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遮光罩的结构形式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百叶罩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复杂曲面型空间遥感器遮光罩。在方案阶段,曾采用传统的金属材料制造百叶罩,但存在机械加工困难、尺寸精度低、振动试验受损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百叶罩的成型技术,重点对材料选择、工艺方案、模具设计、铺叠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周向抱合式组合模具,采用一体化成型方法,能够实现类似复杂曲面型遮光罩的精密成型,产品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并满足空间遥感器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6.
87.
88.
针对表面张力贮箱的空间补给,分析了其中的加注稳定性问题,并用FLUENTVOF模型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表明微重力下推进剂加注极易发生不稳定的气液混合现象,需要对加注流量进行控制,或者在贮箱内部增加挡板结构以消减入口液体的动量. 相似文献
89.
利用软件LS-DYNA对滚动轴承使役过程进行了动态有限元计算,基于响应面法(RSM)建立6408滚动轴承输入参数与输出响应的函数关系方程,设定各类随机误差分布,利用矩阵试验法确定抽样点在输入变量抽样空间的位置,进行一系列确定性拟合试验.每次试验借助LS-DYNA进行精确求解,运用求解数据对方程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确定方程的组成项及系数.最后利用函数关系方程计算轴承任意时刻的使役可靠度.结果表明:计算得出该轴承在0.020008s时的使役可靠度为97.062%. 相似文献
90.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mi-elliptic surface crack growth based on the low cycle strain damage accumulation near the crack tip along the cracking direction and the Newman–Raju formula is developed. The crack is regarded as a sharp notch with a small curvature radius and the process zone is assumed to be the size of cyclic plastic zone. The modified Hutchinson, Rice and Rosengren(HRR) formulations are used in the presented study. Assuming that the shape of surface crack front is controlled by two critical points: the deepest point and the surface point.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semi-elliptic surface cracked Al 7075-T6 alloy plate under cyclic loading, and five different initial crack shapes are discussed in present stud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