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航天器推力器测试台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航天器卫星推力器真空热试车工程背景的需要,在VC++环境下利用多线程技术设计航天器推力器试验台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本文详细的研究了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及解决方案,试验验证该方案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2.
南英  王斯财 《上海航天》2010,27(5):7-12,27
对登月飞船在指定轨道终点及多约束条件下两次再入轨道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多次再入法原理,基于设定的基本参数,给出了轨道设计的流程,仿真计算了二次再入点、弹出点、第一次再入点的参数,以及整体轨道。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可为飞船高速度、多目标约束及高精度落点要求的再入轨道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高速高效加工是航空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已广泛应用于飞机与航空发动机等复杂整体结构零件的加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主要阐述了典型航空材料的高速高效加工方法及航空产品加工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高速高效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民航与铁路都是我国当前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这一背景下,针对二者的竞争态势,本文从旅客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各自优势,提出采用"空铁联运"模式来协调民用航空与高速铁路的发展,从而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空铁联运"模型。  相似文献   
65.
焊接电弧波形和图像的同步采集与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焊接电弧高速摄像图像和信号波形的同步采集和再现研究,给出了电弧图像和波形再现具体实现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地进行了电弧光谱信息检测熔滴过渡过程、二氧化碳短路过渡过程和变极性MIG焊电弧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行星际强磁场结构中的亚阿尔文波速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1月23日开始的极高速太阳风流追赶强磁场结构的事件,形成了高密度前鞘-强磁场本体-高密度后鞘-高速流的组合结构。本文分析了此组合结构的磁流体动力学特征,发现在强磁场本体内出现行星际亚阿尔文波速流,并推论了其可能的成因。   相似文献   
67.
针对航空领域中翼类结构件的高速铣削加工,提出一种干涉小、柔性高、换装快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夹具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该夹具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PLC控制程序。采用可调式定位板定位、回转夹紧气缸夹紧,利用传感器感知、PLC控制以实现电磁阀有序动作、工件可靠夹紧,解决传统装夹中原材料浪费和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与夹具的干涉问题。编制了相应控制程序并调试成功。该夹具设计方案为飞机结构件实际生产和程序控制自动化夹具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为了满足新一代卫星平台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需求,研制了一种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用功耗低、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提出了多约束条件下电机定子结构和转子磁体结构的设计优化原则及方法,并就高精度的锁相速度控制以及铁耗和转矩脉动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明了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控制方法对提高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整体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1):191-200
Flame features and dynamics are important to the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a lean blowout (LBO)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recognition of near-LBO flame features and oscillation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flame spectroscopic images. High-speed 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of OH were used to capture unique dynamic features such as the local extinction and reignition feature and entrained reactant pockets. The Zernike moment demonstrated a good performance in recognition of stability and near-LBO conditions, though the geometric moment had more advantages to characteriz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especially at the obvious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requency around 200 Hz, were found when approaching an LBO condition, which can be expected to be used as a novel predicti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the flameout limit.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 and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 were used to conduct dynamic analysis of near-LBO flames. POD modes spectra showed the uniqu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and near-LBO flames, which were basically in line with those at the heat-release frequency. The primary POD mod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adial vibration mode dominated in a stable flame, while the rotation mode was found to exist in a near-LBO flame. Analysis of modal decomposition showed that flame shedding and agminated entrained reactant pockets were responsible for generating self-excited flame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70.
为探索超声速气流中变角度组合射流对喷注雾化过程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影和基于KH-RT破碎模型的欧拉-拉格朗日数值仿真方法开展研究,仿真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同一流量下逆流喷注,可以较为有效地增强混合效果,提升射流穿透深度。带扩张型面内液雾穿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等流量条件下顺流双孔喷注有效截面面积大体一致,略低于单孔直喷。等效流量下逆流喷注所得液雾截面面积收益最为明显。截面平均粒径方面,单孔喷注雾化粒径基本一致,顺流双孔喷雾粒径较小。等压降顺流对喷由于流量较大,雾化质量相对较差,平均粒径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