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逆流式喷雾场中气液两相流温度测量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逆流式气液喷雾场的特点,设计了可以同时测量气液喷雾场两相温度的热电偶测温装置.通过光脉动颗粒测试仪,对有无真空泵抽气作用的2种气液分离效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在对光强信号波形图信号分析后,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增加滤网后能够有效地阻止液滴进入,选择合适的滤网配合真空泵等速抽气测量,可以达到很好的气液分离效果,内部保持无粒子波动信号,从而测出气相温度,而防护罩上方的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液相温度.  相似文献   
82.
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内径分别为60、70mm的两组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在略高于常压状态下成功进行了以汽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的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进气道内采用无阀的进气结构,试验中在爆震管内部安装Shchelkin螺旋来促进爆震波的生成,所测量的爆震波接近充分发展的C-J爆震波.内径60、70mm的发动机最高工作频率分别为15、20Hz.进气道内压强变化幅度在0.1MPa左右,说明所设计的进气道与爆震管匹配良好,这将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用于工程实际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3.
文章分析了空间环境模拟器的低温泵重力式自循环供液系统的工作原理,明确了系统管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对液氮重力式自循环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给出其理论计算公式和系统设计流程。同时,基于C++软件平台,根据系统理论设计方法开发出一套系统设计计算软件,为低温泵重力式自循环供液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凌江  徐义华  孙海俊  冯喜平 《火箭推进》2022,48(1):69-75,89
固体火箭燃气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高比冲、结构简单、流量易调节等优点,然而在超音速空气流的补燃室中,如何让燃料更好地与空气掺混,增加颗粒停留时间,在较短时间内释放出更多的燃烧焓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采用Realiazble k-ε湍流模型,单步涡团耗散模型,在King的硼颗粒点火燃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硼颗粒在高速气流当中的气动剥离效应,利用龙格-库塔算法迭代计算硼颗粒点火燃烧过程,对燃气进气方向与轴向夹角从45°~180°的10种进气方式下的补燃室进行了三维两相燃烧流动计算,分析了各种进气角下的燃气燃烧效率、硼颗粒燃烧效率以及总燃烧效率。结果表明:当一次燃气喷射角度与轴向夹角逐渐增加时,燃气与颗粒燃烧效率逐渐增加,并在180°时燃烧效率和比冲为最高。  相似文献   
85.
二维旋转湍流边界层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修正的DOROD-FEM方法对不可压流体二维旋转湍流边界层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数据较符合的边界层形状因子和壁面摩擦系数的计算结果。采用单向耦合(One-way Coupling)方法,计算了固粒在湍流边界层和无粘流中的运动轨迹,给出了壁面被固粒撞击后的冲蚀磨损分布,分析了近壁流场性态与壁面冲蚀磨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孙敏  方丁酉  张超才 《航空学报》1988,9(11):572-576
 一、实验研究 (1)实验装置 图1是实验装置系统示意图。整个系统分为气源,颗粒输送器,过渡段,实验喷管和测量仪器五个部分。实验中气相用压缩空气,颗粒相用铝粉。 气源由两个贮气罐构成,输入端接高压管路,输出端接过渡段。颗粒经由粒子输送轴上的螺旋形通道,被送到过渡段与气相混合。颗粒质量流量通过辅的转速来控制。过  相似文献   
87.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冷态方面研究了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二次掺混室内横流气体和通过压力旋流喷嘴雾化的液滴群的掺混情况.提出了掺混度、不均匀浓度因子和等浓度线这3种特征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喷嘴入射角度情况下,液滴群对横向交叉气流的影响以及气流对液滴群掺混的作用.结果表明,液滴群的加入使气流中产生了尺度不同的涡,促进了湍流;喷嘴附近的掺混初始阶段,大涡作用使液滴分布很不均匀,喷嘴下游,涡的尺度减小,对液滴的扩散影响减弱,但初始的喷雾形态和液滴趋向高应变和低涡量区域造成了壁面处液滴浓度仍然高于其他区域;喷嘴垂直无偏入射的掺混优于轴向或切向入射;轴向向上游偏转入射优于向下游偏转入射;切向偏转角度越大,越不利于掺混.  相似文献   
88.
将一套创新设计的热流测量装置嵌入到可改变条件参数的固体火箭试验发动机中,进行了含铝复合推进剂试验.通过改变推进剂含铝量、燃烧产物冲刷速度和冲刷角度,测量了不同工况下两相燃烧产物的总传热热流密度.总传热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试验证明,该装置能经受发动机内的高温强冲刷的苛刻务件.试验得到的总热流密度可为绝热层烧蚀研究中...  相似文献   
89.
采用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倾斜圆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空泡径向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实验选用有机玻璃圆管内径为50mm,竖直倾斜角度为5°,15°和30°,液相折算速度为0.071~0.284m/s,气相折算速度的范围为0~0.05m/s.结果表明: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空泡份额径向分布逐渐由"核峰"、"壁峰"分布向单一"壁峰"分布转变;通过分析气泡受到的横向升力、浮力径向分量和壁面力,发现升力、浮力、壁面力的共同作用,使气泡在圆管径向位置15mm与22mm之间处聚集,从而造成空泡份额沿径向呈"壁峰"型分布.  相似文献   
90.
针对嫦娥三号着陆器两相流体回路12个月球昼夜的寿命需求,开展了氨分解导致两相流体回路传热温差增量的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寿命末期不凝气体引起传热温差增量不超过2.2 ℃,同位素核热源(RHU)向探测器的供热量减小0.6 W,设备温度整体降低0.6 ℃,对热控系统影响可忽略。根据在轨遥测,寿命周期内,两相流体回路工作在45 ℃~50 ℃时不凝气体引起的传热温差增量不超过1.5 ℃,与地面验证结果吻合较好;经历52个月球昼夜周期内,传热温差在3.5 ℃~4.7 ℃内波动,在轨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