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388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二维喷管的初始流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与高精度混合WENO/TCD格式,对Ma=1.4的超声速平面射流初始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结果清晰地描述了超声速平面射流初始流场的结构特征,包括主涡环与激波结构以及它们演变过程.因主涡环内存在涡导激波对,激波与涡相互作用加速射流剪切层失稳,使剪切层首次卷起形成小涡的位置出现在涡导激波对后,此与亚声速射流情况不同.小涡串卷起成后,相继与涡导激波对相互作用,使激波出现明显的变形并加速主涡环失稳.   相似文献   
62.
考虑泄漏间隙有压流体作用的指尖密封瞬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已有指尖密封性能分析工作中未考虑泄漏间隙有压流体作用使得指尖密封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有较明显差距的问题,建立了考虑泄漏间隙中有压流体作用的指尖密封性能分析模型,对是否考虑泄漏间隙中有压流体作用的指尖密封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尖密封性能分析工作需要考虑泄漏间隙有压流体的作用.考虑泄漏间隙有压流体作用指尖密封的泄漏率较不考虑有压流体作用的泄漏率最大增加了234.7%,且有压流体作用使指尖密封泄漏率随转速增加的趋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3.
在某次阀门静密封连接处漏气问题归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力矩方法,用来弥补静密封面缺陷,以提高产品的静密封可靠性。  相似文献   
64.
篦齿封严泄漏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研究工程实际尺寸下篦齿封严泄漏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篦齿封严实验台.在进出口压比为1.1~2.0的条件下,探究了节流间隙、齿数、齿腔深度和宽度等对篦齿封严泄漏量和密封腔内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系数随着压比和节流间隙的提高而增加,但压比达到1.6后,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增加齿数能显著提高篦齿的封严性能,但随着齿数变多,效果逐渐减弱;较浅和较宽的齿腔对于提高篦齿的封严性能更有利;进出口压比、节流间隙和齿腔深度对于篦齿腔内压力系数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篦齿腔内沿程压力不断降低,但在各齿腔内降低的程度逐渐减小;在篦齿封严中,越接近入口的齿腔对密封性能提高的贡献越大,对封严性能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5.
1.5级涡轮实验台前腔燃气入侵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灵俊  罗翔  余鸿鹏  郭隽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2):2746-2751
在1.5级涡轮实验台上,针对不同转速和不同封严质量流量,分别采用稳态压力测量、瞬态压力测量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法对燃气入侵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确定不同工况下主流的动静叶相互作用对燃气入侵的影响以及入侵到盘腔的燃气在腔内与冷气的掺混过程.结果表明:静叶后的时均压力在周向有明显的周期分布,部分区域封严环外的压力高于腔内压力,且随着封严质量流量增加,这一区域逐渐缩小;动叶扫掠带来同频率的压力波动,对于燃气入侵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实验获得了最小封严质量流量,并得到在封严质量流量不足情况下燃气沿着静盘侧入侵盘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基于系统响应特征的指尖密封泄漏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指尖密封动态工作特点,通过研究转速和转子不平衡力与转子跳动之间的关联规律,得到转子的位移激励,构建了指尖密封系统的动态计算模型,依据指尖密封的系统响应特征研究其泄漏间隙的获取办法,进而基于泄漏间隙特征建立了指尖密封动态泄漏量计算方法.针对某型发动机转子进行了动态泄漏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子每个转动周期内,指尖密封的动态响应跟随转子激励周期性变化,由此产生的动态迟滞泄漏间隙也随时间而周期性变化,迟滞泄漏的大小随着密封上下游压差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设置一定的装配过盈量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小迟滞泄漏;指尖密封磨损后迟滞泄漏规律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国内外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提出的计算方法,为指尖密封动态性能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理论上说明背向散射与锁区的关系,给出了如何减小背向散射对激光陀螺影响的方法。利用该原理设计了基于稳频电路的差动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差动控制的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稳频系统电路设计提供了改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68.
固体火箭发动机硅橡胶密封圈贮存寿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某硅橡胶密封圈加速老化性能数据,采用逐次逼近以及数据拟合方法,推导出幂指数老化模型参数,获得该硅橡胶老化反应速率以及老化性能规律,该硅橡胶材料100℃下老化约30 d相当于常温(25℃)下贮存15 a;开展了压缩永久变形状态下密封圈应力分析,获得密封圈老化后应力分布,密封圈有压缩永久变形时最大接触应力小于无压缩永久变形时,30%压缩量、30%压缩永久变形率时最大接触应力水平与25%压缩量、无压缩永久变形时基本一致;建立不同老化状态与应力状态相关性,以30%压缩永久变形率为老化指标,该硅橡胶密封圈的贮存寿命约为12.4 a.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CFM56-7B发动机起动机几种主要失效模式的分析,探讨了有效预防起动机失效的方法,以降低航班延误率。  相似文献   
70.
导电环用于200N·m·s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电信号的传输,其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200N·m·s控制力矩陀螺整机寿命,因此需要对200N·m·s控制力矩陀螺用导电环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对试验目的、试验对象、加速因子、试验环境、试验系统组成、失效判据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导电环寿命试验期间的电噪声、摩擦力矩、绝缘性能等测试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在进行了4×106转的寿命试验后,导电环的各项性能指标仍能够满足200N·m·s控制力矩陀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