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258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使用激光拉曼探针和电子显微术对试样的断裂面和薄膜样品观察及电子衍射技术研究了两种抗摩擦性能相差悬殊的碳/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两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在石墨晶体的结晶结构完整性和取得性以及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行为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0/EB99—1预浸料,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与M40/5228、M40/42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0/5228复合材料外,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0/EB99—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4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法兰环缝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所研制的法兰环缝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机作了简要介绍,对焊机的微机控制系统和电子 枪极坐标行走的控制、二次电子焊缝对中、焊接轨迹的示教再现、真空系统和焊接工艺的微机控制等关键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通过焊接工艺试验,用法兰环缝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机焊接出了成形良好、焊缝内部质量符合GJB1718-93Ⅰ级标准的铝合金法兰环缝典型工艺件。  相似文献   
14.
对单桨常尾桨铰接式直升机机体-主减-族翼耦合系统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建立的数学模型中,除了考虑机体沿侧向和纵向的平动,机身的横滚、俯仰和偏航,旋翼的挥舞和摆振外,还特别考虑了机身的横向运动及主减的摆动和传动特性。以某型直升机为基础的研究表明:挥舞对耦合系统的动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不考虑挥舞和主减支承特性时,对耦合系统动稳定性的分析偏于保守;在合适的主减支承条件下,主减对耦合系统的动稳定性影响不大;旋翼的挥舞与主减的摆动是耦合的,这使主减的固有频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起落架动刚度及阻尼特性是研究直升机“地面共振”问题两个重要参数。刚进入国产化阶段的模式起落架迄今尚无可靠的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这两个参数.本试验研究利用某型直升机真实的模式起落架为试件,采用机械阻抗测量法来研究该起落架的动刚度及阻尼特性。试验使用电液伺服激振设备,对模式起落架进行不同频率的激振,实时测量相应的载荷及位移响应,从而得出了模式起落架的动刚度及阻尼。试验模拟了直升机完全停机及半升力卸载情况,在机场及冰面降落情况,以及3个不同方向的受载情况。试验结果已直接用于某型直升机的“地面共振”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原子氧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cyclotronresonance简称“ECR”)的先进技术。最佳调试状态下,可获得10(15)/(cm2·s)的束流。在该试验装置上,对航天器上常用的Kapton和石墨环氧材料进行了原子氧效应试验,首次在国内成功的获得了原子氧束流模拟试验的样品结果。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证明:试验结果完全与国外同类设备的试验结论一致,这标志着中国在原子氧地面模拟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在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具有灵敏度高、实时在线、简单快捷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因其能满足空间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在航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MF雷达对耀斑期间电离层D区电子密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F雷达观测资料对X级别耀斑爆发期间在66-80km高度之间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耀斑爆发期间电子密度的突然增加,在较低高度上的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与耀斑的软X射线辐射通量相关.电子密度的变化强度依赖于具体的耀斑参数,有些耀斑引起的电子密度增加高达400cm^-3,有些仅为100cm^-3左右.但耀斑期间在这一高度区间增加的总电子含量增量仅占耀斑辐射引起的整个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增量的千分之一左右.最后,利用恢复阶段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过程估算了1997年11月4日耀斑期间部分高度上的有效复合系数.  相似文献   
19.
刘新  康颖  邹芳  杨阳  吴祖成 《载人航天》2014,(6):534-537
研究了密闭体系中微量气味污染物的脱除作用与机理。采用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实现了人工环境下氧化性自由基的产生;以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对气态羟基自由基实施了捕集和检测,验证了在羟基自由基的存在下NH3被氧化为N2。通过U—I获得反应能耗和污染物去除效率为:NH3脱除效率为90.6%时,能耗1.0W。研究表明:自由基簇射技术产生的氧化性自由基可有效去除密闭生存环境中产生的NH3等微量有害气味成分,将在空间站等密闭生存系统内空气净化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Gauss-Rotation model (GR model), we analyse the UV C IV resonance lines in the spectra of 20 Oe-stars of different spectral subtype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structure of C IV region. We study the presence and behavior of absorption clouds and analyse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this analysis we can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a group of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pparent rotational and radial velocities, the random velocities of the thermal motions of the ions,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the optical depth, as well as the absorbed energy and the column density of the independent regions of matter, which produce the main and the satellite clouds of the studied spectral lines. Finally, we pres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spectral subtypes of the studied stars and we give our result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C IV region in their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