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270篇
航天技术   149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9 毫秒
531.
针对在轨运行航天器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和空间带电粒子活动下诱发航天器表面梯度电势存在的客观现实,航天器在空间碎片的撞击下会诱发表面带电或深层电介质带电的航天器放电。为了在实验室模拟航天器表面存在电势差的真实情况,采用对航天器外表面分割的方法,在分割的表面间预留不同间距且在2靶板间加装电阻的方法创造具有梯度电势的高电势2A12铝板作为靶板。利用自行构建的梯度电势靶板的充放电测试系统、超高速相机采集系统和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开展高速撞击梯度电势2A12铝靶的实验室实验。实验中,弹丸以入射角度为60°(弹道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撞击速度约为3 km/s的条件撞击间距分别为2、3、4和5 mm的2A12铝高电势靶板,利用电流探针和电压探针采集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形成了高电势与低电势靶板间的放电通道,且在梯度电势靶板间距分别为2、3 mm时诱发了一次放电,放电电流随高低电势靶板间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在梯度电势靶板间距分别为4、5 mm时诱发了二次放电,放电电流随高低电势靶板间间距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2.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为了维持大电网的平稳运行,要求双馈风机等新能源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双馈风机的转子侧变流器存在容量限制,而调频过程中转子电流变化可能会超出此限。为应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得出了额定转速下dq系的转子电流控制模型;然后使用误差转化函数与李雅普诺夫方法,设计了限制转子电流的控制器,并与常规的虚拟同步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可以兼顾风机调频的需求与调频动态过程中转子电流的限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器参与电网调频的能力以及对于转子电流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533.
提出了一种采用定子电流和扰动观测补偿的改进预测电流控制(PCC)算法。理论上永磁同步电机PCC具有优异的控制性能,但现实系统中离散采样延时与电磁参数时变等问题使得原理上基于模型的预测电流控制器的控制品质严重恶化。设计了龙伯格(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实现对定子电流与参数扰动的观测,并应用于补偿和改进经典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器。将观测到的当前时刻的定子电流替代当前时刻的采样电流用于反馈控制,以补偿采样延时;运行过程中电磁参数的变化使得模型参数失配,其影响以电压扰动的形式被观测出来,并补偿到预测控制输出的电压指令中。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4.
李雪  刘福贵  李宾  李博  王韶鹏 《航空动力学报》2018,45(6):68-71, 101
为解决轴向磁场永磁同步电机温度过高导致电机运行性能降低的问题,针对电机转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利用Maxwell三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机有限元模型,仿真电机磁场分布和气隙磁密波形,并计算平均涡流损耗;采用铜层屏蔽减小转子涡流损耗,并仿真出转子涡流损耗随铜层厚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35.
摘要: 综合文献及作者研究实践,介绍了感应式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原理和特点.从国外研究机构与项目、推力器组件和系统集成实验、工作机理数值仿真等方面,总结和评述了达到的技术状态与认识.最后梳理了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36.
用暗条电流模型中矩形电流回路来研究NOAA131活动区暗条,结果得到暗条上升时弯曲成"U"形态,跟观测结果不符.因此本文推知:考虑暗条电流的纵向分量时一种椭圆形回路似乎比矩形回路更接近于暗条实际.   相似文献   
537.
针对DTC理论中Dead-Beat控制法的缺陷,推出了在新的控制方式--磁链实时控制下逆变器开关状态的选择规律,并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定子电流信号的功率谱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8.
刘军华 《航空学报》1994,15(4):458-461
采用粉末装管加工技术(Powder-in-tubetechnique)制备出了BiPbSrCaCuO/Ag复合超导带材。研究了热处理对带材微观结构和临界电流密度(J_c)的影响。试验表明,合理的热处理温度范围为840~850℃,冷却速率为50~100℃/h。  相似文献   
539.
龚春英  严仰光  胡宁丽 《航空学报》1994,15(9):1057-1061
对旋转整流器式无刷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的电流线性放大器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了abc坐标系统下的电机数学模型对励磁机带桥式整流系统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变速运行时,通过合理设计励磁机参数,可基本实现电流线性放大器特性。  相似文献   
540.
曹人靖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1994,9(4):422-424,447
通过对某原型轴流级静叶的分析, 并对轴流压气机设计中采用的端部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静叶改型设计以及端部处理方案, 并进行了通流计算和造型。对改型设计中的双排静叶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端部处理技术以及任意叶片造型, 提高了轴流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