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航空   1239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197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用多重网格方法计算旋翼跨声速无粘流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发展了一种加快悬停旋翼无粘流场计算收敛速度的多重网格方法。由于悬停旋翼流场中存在不可压区域,同时旋翼尾涡系统的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旋翼流场的收敛速度远低于固定翼流场,因此研究旋翼流场的多重网格算法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离散格式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方法,时间推进应用了五步龙格-库塔法。采用3层网格的V循环,对一跨声速悬停旋翼无粘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尽管多重网格方法对旋翼流场的加速收敛作用不如对固定翼流场的加速收敛效果,但是多重网格方法仍然可以显著地加快旋翼流场收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一座直升机旋翼试验塔的研制概况,主要包括旋翼试验塔在直升机行业中的地位、对旋翼研制的作用、试验塔的总体方案、各主要系统组成与特点、关键参数的确定、解决的关键技术等。由于该试验塔在总体和各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配置,使得它成为世界上试验能力领先的旋翼研制关键设备,使我国的旋翼研发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刷式密封接触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对刷式密封的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从弹性理论出发,考虑轴颈和密封环之间的非线性摩擦力作用,建立了密封环与转子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推出了密封环对转子的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近似表达式,这一支承刚度的导出为研究转子—密封—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奠定了基础。最后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本文推导出的表达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功率变频拖动系统在旋翼试验塔中的设计方案,它采用s7-300plc的控制,使其具有优越控制性能和良好的动特性,经过试验证明能很好的达到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转叶轮机技术挑战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路成 《推进技术》2007,28(1):40-44
为获得关于对转叶轮机共性问题的认识,在回顾对转叶轮机发展之后,采用速度三角形方法分析了“对转”造成的气流预旋范围和变工况运行方面的技术挑战。分析表明:除带来更严峻的噪音、振动及高周疲劳问题外,对转叶轮机还将面临气流预旋范围受限、变工况运行更加复杂两个挑战。使用对转叶轮机方案前提条件是对转导致的气流预旋范围能满足总体循环提出的要求;对转叶轮机设计时尽量选取低转速比、低流量系数;对大转速比、高流量系数对转叶轮机,应尽量使前排出口相对气流角β1<40°~50°,否则,对于对转风扇/压气机就只有改变下游叶片安装角;有时需要采用可调叶片以应对对转风扇/压气机变转速变工况问题。研究结果将直接用于判断对转叶轮机适用性及确定对转叶轮机基本设计参数选取原则和范围。  相似文献   
16.
压气机转子的表面造型及等温精密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芳  单德彬  吕炎  杨玉英 《推进技术》2003,24(5):474-477
采用NURBS方法生成了转子叶片的表面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延伸和裁剪,将叶片模型和转子的二次表面模型组合,得到转子锻件和模具镶块的表面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组合式模具,模具的凹模由23块镶块组合而成。最后采用等温锻造的方法成形转子锻件,模具和坯料的加热温度均为430℃。经检测,转子锻件的尺寸精度及组织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悬停状态下模型旋翼噪声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模型旋翼在消声室进行噪声试验的方法和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声学实验室的肖声室进行的悬停模型旋翼噪声试验,给出了旋翼桨盘平面内和浆盘平面下不同测量点的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旋翼噪声和组成特点及频谱特性。试验数据和分析表明,旋翼噪声不仅随测量点至源点的距离变化,而且随测量点与桨盘平面的夹角不同而不同,低叶尖马赫数、高拉力系数的悬停模型讫翼约在桨盘平面下45°附近噪声最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级压气机叶/盘转子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叶/盘带短轴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结构分析软件,得到了模化协调转子所需的数据,构建了多自由度叶/盘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多自由度模型中叶片刚度实现错频。采用基尔法求解错频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获得了此多自由度系统的动态响应,并对不同错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某型航空涡扇发动机在试车中出现的振动过大现象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发动机进行时域、频域和三维谱阵等分析后,发现发动机的振动与转频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发动机转子不平衡和不对中等故障的振动特征,发现不平衡振动是导致01号发动机在试车中振动异常的原因;02号发动机试车振动中不对中特征明显。所得出的结论对该型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跨音压气机确定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三维黏性定常、非定常数值模拟技术,对NASA 67第1级的固有非定常流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定常流场和非定常时均流场间的差别以及压气机中典型的转、静干涉现象,然后对通道内确定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转、静交界面确定应力各项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了现有确定应力模型的一些局限性,可为确定应力建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