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463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61.
进一步发展了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求解程序,并基于影响系数法,在三种不同振型下就进口气流角对三维涡轮振荡叶片绕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发展的程序对振荡叶栅流动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进口气流角对振荡叶栅内部非定常流动以及叶片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且在不同模态下,进口气流角对振荡叶片非定常流动的影响规律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462.
稠度和压比对叶栅反推器叶片反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外涵叶栅反推器的轴对称计算模型;给出了内涵计算域的有效处理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叶片稠度、外涵入口压比的变化对反推效率、流量系数等的影响规律;将计算结果与可能得到的试验结果的数据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当叶片稠度小于1.59时,增大叶栅稠度可使流量系数和反推效率同时增大,但继续增大稠度,虽可使流量系数略有增大,但由于气流出口转向受到的影响不大,反推效率波动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463.
高性能亚音速平面叶栅风洞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用于测量压气机和涡轮叶片在亚声速状态下的二维气动特性的平面叶栅风洞设计问题。风洞采取暂冲式直流型式,由压缩机和储气罐提供高压气流,稳定段前采用大开角扩散段,并在扩散段进口段设置整流锥,锥后加装两层球面整流网,收缩段与稳定段连接处加设唇口,唇口与收缩段型面曲线均为双三次曲线,为防止试验段由于内外压力差导致漏气所造成的压力损失,在试验段外部加装了驻室结构,出口气流通过消声塔降低噪音再排入大气。风洞整体参数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64.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introducing Shear-Sensitive Liquid Crystal Coating (SSLCC) technology into compressor cascade measuremen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erves as a basi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 from the boundary layers. Optical path layout, which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iculty in internal flow field measurement, will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by self-designed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Massiv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Mach number and incidence are conducted at a continuous subsonic cascade wind tunnel to capture the boundary layer phenomeno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and Hue conversion,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for transition position detec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or-images indicates that complex flow phenomena including transition, flow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are captured successfully, and the effect of Mach number and incidence on the boundary layer flow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h numb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ransition position; the incidence has little effect on transition position, but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transition distance and leading-edge separation; influenced by the end-walls, the reattachment occurs in advance under positive angle of attack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65.
附面层吸除对大转角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2,他引:15  
数值模拟了低速条件下附面层吸除对某大转角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栅进口马赫数一定时,小吸气量下存在使叶栅总压损失降低最大的最佳吸气位置,大吸气量时吸气位置对损失影响减弱;随吸气量增加,吸力面角区低能流体积聚明显减小,气流折转能力加强,叶栅负荷增加,总压损失降低最高达28.2%;吸气导致的栅内扩压能力恢复和通道涡三维分离效应是确定最佳吸气位置及吸气量的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466.
移动壁对压气机叶栅间隙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分区网格处理方法并发展了基于分块结构的三维N-S方程流体求解器,用以模拟压气机间隙区域复杂的流动现象。以一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端壁静止和端壁移动情况下叶栅内部的三维流场,并考虑了间隙大小的影响。通过详细分析叶栅通道内部及尾迹区域的流动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程序较好地模拟出了移动壁效应对间隙区域二次流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数值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端壁移动情况下间隙区域的二次流动特征是刮削泄漏涡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67.
二维叶栅气固耦合颤振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引入叶片结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气动/结构耦合方程体系,研究了气固耦合条件下叶栅内的二维非定常粘性流动,并初步进行了叶栅的颤振分析。针对两种叶型分别计算了不同折合频率下的流场,通过比较振动叶栅相关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折合频率是决定叶片颤振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8.
实验研究了近零冲角条件下叶片正弯曲对某大折转角扇形扩压叶栅壁面静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叶片吸力面静压系数等值线呈现明显的反"C"型分布,采用正弯叶片后反“C”型压力分布的强度逐渐增大;流道内静压被重新分布,其中流道内径向压力梯度的改变对附面层和损失发展影响最大;正弯叶片引起的叶展中部损失的激增是导致总损失增大的主要因素,其中15°正弯叶栅改善流动、减小损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69.
利用NUMECA软件对某线性叶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小叶尖间隙和大叶尖间隙时叶尖泄漏涡流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了叶尖间隙大小对叶栅流场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叶尖间隙的增大,叶尖泄漏射流发展成为叶尖泄漏涡,涡流范围不断增大,涡流强度增大趋缓,涡流使得气流偏转减小。从小间隙逐渐增大到大间隙,总压损失与叶片载荷均增大,而在大叶尖间隙时,总压损失增加并不显著,叶片载荷增大趋缓。其结论为进一步揭示叶尖间隙涡流的流动机理以及工业燃气轮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0.
一种新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叶栅内部二次流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应用正弦函数和多项式函数建立了一种叶栅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采用三维时均可压缩N-S方程组求解技术, 数值研究了采用所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设计的跨音速直列叶栅的流动特性, 分析讨论了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的效果及其对叶栅流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延迟叶栅通道中二次流涡系的发展, 沿整个叶栅流道内总压系数明显降低, 成型过程中幅值控制函数中最大幅值约占7.5%叶高为宜, 叶栅出口位置处总压损失降低了约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