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航空   519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旦旦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6):1441-1449
介绍了Fibonacci搜索方法应用于发动机性能优化中的原理,建立带两个出口面积、气流马赫数可变的引射器的涡喷发动机的总体性能计算模型,应用Fibonacci搜索方法在优化参数区间内对该发动机进行了最大推力、最低油耗、最低涡轮前温度模式的寻优.举例说明了Fibonacci搜索方法应用的具体过程.给出了不同高度、马赫数下的寻优结果.结果表明:最优目标性能满足的约束边界与飞行高度、马赫数密切相关.不同的飞行高度、马赫数对应了不同的最优控制策略.但不论飞行任务如何,根据该方法进行的优化控制所获得的目标性能是最佳的.该优化方法不仅适用于该类涡喷发动机,也为其他类型航空发动机的优化控制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马力  孙槿静  陆利蓬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0):2405-2414
针对Spalart-Allmaras(S-A)模型在角区分离计算中的问题,将无量纲的压力梯度引入其涡黏性输运方程的生成项,得到了改进的S-A模型.通过对两套含角区分离的低速压气机叶栅进行验证计算发现:与实验结果相比,原始S-A模型所得的分离区偏大,分离区内壁面压力偏低;而改进模型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分离区尺寸以及吸力面、压力面压力系数分布等结果.针对S-A模型涡黏性生成项和耗散项的分析表明:引入的无量纲压力梯度有效的识别了角区分离,在分离区内改变了涡黏性的生成、耗散关系,增大了涡黏性,从而缩小了计算所得分离区,同时在主流区保留了原始S-A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而带来了良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温度场,本文以某型飞机壁板的热压罐固化工艺为例,通过模型简化,利用FLUENT等仿真软件建立模具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将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平均相对误差为7. 4%。此外通过仿真模拟一组以支撑板厚度为变量的实例,两组以U、V两个方向的支撑板厚度为变量的对照组,通过判断模具型板表面温度方差大小,研究了支撑板厚度对模具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具温度场的均匀性随着支撑板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U向支撑板厚度的变化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比V向大。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高飞机起落架减震支柱300M超高强钢的抗磨性能,突破由于温度梯度过大诱发的激光熔覆耐磨防腐自润滑涂层裂纹等技术瓶颈,基于ANSYS软件的生死单元法编制热循环程序,考虑自润滑相和耐磨相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相变潜热、激光熔覆过程中与外界的换热、激光熔覆功率、激光熔覆扫描速率等因素对激光熔覆过程温度场、熔池、温度梯度的影响,建立300M超高强钢激光熔覆耐磨防腐自润滑涂层温度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基体的熔化需要激光、熔化的粉末等综合作用使传导到该区域的有效能量达到熔化的临界值,熔化高度增加率随激光功率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熔化高度减少率随激光扫描速率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由于激光熔覆的不同区域温度、冷却速率差异等综合因素影响,熔覆层熔池的纵截面为勺状熔池;伴随激光功率的增加,由于熔覆层不同区域对能量输入产生的温度响应速率差异导致Z方向温度梯度值增加,且最大冷却速率增加;伴随激光扫描速率的增加,激光输入能量降低,降低了高温区域温度及激光的快速局部加热等综合影响,Z方向温度梯度值降低。通过调控激光参数,在保持熔覆层结合强度的条件下,基体熔凝区能被控制到最小,并能够降低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45.
一体化凹腔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性能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来流温度773~1 073 K、来流马赫数020~032及常压条件下,试验研究了来流温度及马赫数对一体化凹腔支板稳定器(ICBSF)贫油熄火(LB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凹腔结构有利于燃油的蒸发与雾化,一体化凹腔支板稳定器的贫油熄火油气比为0001 3~0002 7,具有较宽的贫油熄火边界;与传统钝体火焰器类似,一体化支板稳定器的贫熄油气比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来流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外,当来流温度显著增高时,来流马赫数对一体化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油气比的影响变弱;同样,当来流马赫数显著增高时,来流温度的影响也变弱。  相似文献   
46.
王浩  吉洪湖  桑学仪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078-2088
为了降低末级涡轮转子对排气系统尾向红外(IR)辐射贡献,对涡轮后导流支板进行低红外特征结构设计,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和不同支板冷却状态的全遮挡导流支板(FSGS)排气系统的红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全遮挡导流支板表面温度低于末级涡轮表面温度,但全遮挡导流支板结构会使下游隔热屏和喷管壁面温度明显升高;全遮挡导流支板对排气系统尾向0~10°角域红外辐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正尾向红外辐射强度比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低13.9%;支板壁面气膜冷能进一步降低排气系统尾向0~10°角域内的红外辐射强度,支板冷却气密流比(BR)为0.5、0.7和0.9时,全遮挡导流支板排气系统0°方向的红外辐射强度的降幅分别为18.1%、25.8%和34.5%。因此,带气膜冷却的全遮挡导流支板是抑制末级涡轮对排气系统红外辐射贡献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7.
The issue of mesh-dependence emerges when the conventional continuum damage model is applied to handling the softening behavior. In order to circumvent the mesh-dependence, the non-local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damage model and the finite element formulas are derived for two-dimensional gradient-enhanced damage model. A new element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basic unknown quantities are displacement, non-local equivalent strain and the gradient of non-local equivalent strain. The element and constitutive equation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are add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through user subroutine UEL.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dient-enhanced damage model can eliminate the mesh-dependence and is effective for dealing with the issue of soften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48.
终端区点融合进近程序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量的增长导致终端区拥挤和航班延误,增大了管制压力和公司成本.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36号跑道为例,空城受限,4条航线汇聚一点,梯度曲折多变,航班排序难,指挥复杂度高.结合我国飞行程序设计和管制间隔要求,根据点融合的基本概念,设计跑道点融合进近程序,确定相关参数.对程序进行容量和下降梯度评估表明,静态容量可达到63架次/h,是当前运行最大流量的3.7倍;下降梯度得到明显改善,为连续下降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致密金属零件的激光近形制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激光近形制造系统的组成,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0.
In view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a construction material on the lunar surface the mechanical integrity of sulfur concrete was evaluated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simulated temperature cycles. Here, small cubes of sulfur concrete were repeatedly cycled between room (20 °C) and liquid nitrogen (−191 °C) temperatures after which they, and non-cycled cubes, were evaluated by compression testing.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the non-cycled samples averaged ∼35 MPa (5076 psi) before failing whereas the cycled samples fractured at about 7 MPa (1015 psi).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 from the cycled samples showed clear de-bonding of the sulfur from the aggregate whereas it was seen adhering in those non-cycled. Based on a simple analys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arge strength discrepancy between cycled and non-cycled samples is due t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the materials constituting the concre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