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航空   1369篇
航天技术   318篇
综合类   173篇
航天   2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旨在获取上游弯头安装条件下内锥流量计的性能和所需要的直管段长度.研制了100mm口径、β值分别为0. 45、0. 65、0. 85三种结构类型的样机.开展了上游单弯头、同一平面上连续两个90°成S型结构双弯头及互成垂直平面上连续两个90°双弯头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的介质均为常温水,雷诺数范围分别为0. 498×10~5~4. 98×10~5和0. 14×10~5~4. 5×10~5.仿真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并利用平均流出系数相对误差及附加不确定度作为安装条件影响的主要评价标准.给出了上游弯头安装条件内锥流量计所需的直管段长度.  相似文献   
992.
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的比较及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动力学方法推导了几种编队飞行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引力项线性化以及J2摄动引起的模型误差的数量级,给出了模型选取的参考准则以及适用条件,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最后选取太阳同步轨道和静止轨道作为数值算例,选取合适的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验证模型选取准则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考虑^摄动能提高精度,而超出一定范围J2的引入只会增加复杂性,因此提出的模型选取准则对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构造一个网格沿流场特征方向进行分布,以保证整个流场的误差尽量均匀化的网格系统,本文对可压缩流动的自适应求解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于误差矩阵的流场特征探测方法和网格自适应方法.网格自适应方法包含网格移动、网格加密、网格稀疏以及这3种方法的混合.基于误差矩阵的流场探测方法能找到流场特征的主方向, 通过网格自适应使得网格按主方向进行分布,可以减少该区域的误差而得到高精度的解.以边为单位能使得该流场的误差尽可能均匀化.本文以捕捉激波为例,对该方法的过程及应用进行了描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4.
编队卫星相对轨道与姿态一体化耦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个连续小推力推力器以及反作用飞轮作为执行机构的编队卫星相对轨道与姿态耦合控制问题。采用单个连续小推力推力器时,相对轨道控制推力作用时间较长,同时在任意时刻或一段时间内推力矢量不能指向空间任意方向,且其依赖于卫星当前姿态和姿态机动能力;一些编队任务对姿态确定精度有较高要求,为了能够提供较高的姿态测量精度,星敏感器应避免对准太阳,因此姿态动力学的非凸性和非线性使得编队耦合控制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考虑以上约束,采用高斯伪谱法把连续控制问题直接转换成离散形式非线性规划问题。最后以双星编队队形初始化最优控制为例进行数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多次附加质量模态试验的动力学模型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增加附加质量的模态试验修正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是一种新颖的精确建模方法,但当测试模态数目较少时,由于识别方程中未知数数目大于方程数,计算精度会很差,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多次改变附加质量的多次模态试验数据来修正有限元刚度、质量矩阵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可增加参数识别方程个教,从而能有效地将参数识别欠定方程组变为超定方程组,使矩阵参数修正的准确性有效提高.文中通过两个例子具体研究了附加质量的模态试验次数与刚度、质量阵元素的修正精度及模型修改后模态计算精度的关系,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996.
空间机械臂的机械部分是一个由关节和臂杆等结构、机构部件组成,在空间零重力环境下运行的多体系统。关节是空间机械臂的核心部件,在机械臂动力学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确全面地了解关节的动力学特性,是正确分析与模拟机械臂系统空间运动特性的关键,而建立精确的关节动力学模型,是机械臂系统设计、分析和控制的基础。文章结合空间应用的特殊性,对机械臂关节动力学建模方法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关节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对空间机械臂关节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一种多旋翼多功能空中机器人及其腿式壁面行走运动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希仑  俞玉树 《航空学报》2010,31(10):2075-2086
 提出了一种既可实现飞行功能又可实现壁面运动的多旋翼多功能空中机器人。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研究了机器人腿式壁面行走模式下腿/足与壁面接触时的机体动力学。结合多旋翼推进的机理对机器人在壁面运动模式下的步态进行了规划,基于非线性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法设计了空中机器人在步态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对机器人的腿式壁面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步态及其稳定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为有效运用整体叶盘结构失谐识别技术,针对一种以模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的识别方法进行了鲁棒性方面的研究.推导了该方法中识别参数对各输入参数的灵敏度公式,利用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可以明确各个输入参数的重要程度,为实际运用中获取输入参数信息提供指导;另外也可对识别结果的准确度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为可靠的使用该识别方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99.
从直升机耦合动力学设计的角度,结合型号设计使用情况,讨论分析了如何确定对减摆器性能的设计要求和安装布局,提出了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和利用减摆器性能的设计点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赵慧勇  雷波  乐嘉陵 《推进技术》2010,31(4):406-411
针对两种双尖鳍外形的对称交叉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采用N-S方程和两种湍流模型进行了计算。研究了网格收敛性、鳍的角度和湍流模型对壁面压强、Stanton数和壁面摩擦力线的影响。弱相互作用的计算结果较好,强相互作用的壁面压强和摩擦力线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而Stanton数的计算结果较差,峰值高达试验的2.5倍左右。随着鳍的角度的增加,壁面压强和Stanton数的分布从单调分布发展为M型分布,两者的峰值不在相同的位置。湍流模型对壁面压强和壁面摩擦力线影响很小,对Stanton数计算的影响很大,SST模型比BSL模型表现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