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84篇
航天技术   43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导航卫星在姿轨控和轨道恢复期间,由于观测数据有限,传统的统计定轨理论难以实现导航卫星精密定轨。本文尝试采用一种不依赖轨道动力学的、新的运动学定轨方法来处理短弧和复杂动力学过程中的定轨,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拟合的短弧运动学定轨算法,并提出2种不同的实现方案。该算法充分利用了高采样率的测轨数据,减少了结果的噪声,其优点在于不需要长时间累积测轨数据,可以实现近实时快速计算,克服了动力学法定轨发散和单点定位无法获得卫星速度信息等不足。对COMPASS M-01导航卫星实测数据的处理表明,10min左右短弧运动学定轨的位置精度可以优于10m,速度精度优于4cm/s,满足了短弧跟踪条件下RDSS对卫星轨道精度的要求,实现了短弧跟踪条件下卫星精密定轨,但从轨道预报精度来看,该方法仅仅适用于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32.
采用大视场光学设计及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采集天空背景,对图像进行伪彩处理、图像修复等操作,获得天空伪彩云层图像,并根据标定的空间角位置与像素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云的分布位置信息;通过分析云层的浓厚程度、面积信息,判断其对观测设备的威胁程度。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能以0.5 Hz的频率输出高度角15°以上天区的云图,云层的方位角定位精度为1.5°,仰角精度是0.9°,并可实时评估云层对观测设备的威胁程度。此系统可实现云层分布的测量定位,提高光电观测设备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3.
采用微小卫星姿态运动学、动力学方程,以磁强计/太阳敏感器为姿态敏感器进行姿态确定,研究了一种基于融合反馈的改进联邦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新息修改的信息分配原则。给出了由四元数描述卫星姿态的误差状态方程,并对观测矢量进行推导,获得了基于角速度的观测方程,丰富了观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角速度观测方程的引入,增强了观测信息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姿态确定的精度,降低了计算量,保证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针对某型号航天器的运行轨道偏心率大、轨控结束后可用于初轨确定的测轨数据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高超大偏心率短弧段初轨确定精度的新方法。该新方法将轨道改进的思想融入初轨计算方法中,使之既适用于各种偏心率轨道的初轨计算,也适用于各种偏心率轨道的长弧段、多圈、多站数据的轨道改进;解决了传统初轨确定方法超大偏心率轨道短弧段初轨确定误差偏大的问题。通过任务实测数据的检验,新方法适用于各种偏心率轨道,并且超大偏心率轨道的初轨确定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35.
基于天基空间监测的技术背景,根据单位矢量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在已知目标卫星轨道面的前提下仅利用星间测距对目标卫星进行轨道计算的算法,并对已知轨道面的不同误差大小对定轨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表明,轨道倾角的误差对定轨的精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6.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大,深空探测已成为现实,而月球显然是人类走向深空的首选目标。发射月球探测器通常分3个阶段,其运动状态分别对应3种不同类型的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地月转移轨道和绕月轨道。月球是1个慢自转天体且无大气,就轨道解而言这些因素导致环月卫星的运动与地球卫星有所差别。本文针对月球探测任务的特点,从月球与地球的差别入手,在仔细分析月球卫星的受力状况前提下,着重阐述月球探测器在环月段精密定轨的方法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7.
现有的机器视觉通常以边缘轮廓和角点作为特征,因此要求背景单一,对环境结构化依赖程度高。为了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使其脱离结构化的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特征点和PNP技术的单目相机估计目标物体位姿的方法。以BumbleBee双目相机为硬件基础,以C++为开发平台,结合了Eigen计算库、OpenCV图像处理库和Triclops库,开发了单目视觉位姿估计算法,实现在复杂背景下对表面纹理较为丰富的物体的位姿估计。利用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可以作为机器抓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视觉检测系统定位误差分离及修正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视觉检测系统中的机械定位系统,讨论了两种定位方法──“硬件定位”(机械定位)及“软件定位”(定位误差的修正和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39.
《中国航空学报》2016,(1):248-256
Considering defects of current single celestial-body positioning methods such as discon-tinuity and long period, a new sun positioning algorithm is herein put forward. Instead of tradi-tional astronomical spherical trigonometry and celestial coordinate system, the proposed new positioning algorithm is built by theory of mechanisms. Based on previously derived solar vector equations (from a C1R2P2 series mechanism), a further global positioning method is developed by inverse kinematics. The longitude and latitude coordinates expressed by Greenwich mean time (GMT) and solar vector in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are formulated. Meanwhile, elimination method of multiple solutions, errors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calculation are given. In addition, this algo-rithm has been integrated successfully into a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to visualize sun positioning process. Results of theoretical verification and smart phone’s test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pre-sented coordinate’s expressions. Precision is shown as equivalent to current works and is acceptable to civil aviation requirement. This new method solves long-period problem in sun sight running fix-ing and improves applicability of sun positioning. Its methodology can inspire development of new sun positioning device. It would be more applicable to be combined with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for overcoming discontinuity of celestial navigation systems and accumulative errors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40.
单站多普勒跟踪定轨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轨道小卫星应用的日益广泛,在轨卫星数目的迅速膨胀,对传统的多个地面站相互协调管理卫星领域模式提出了挑战。小卫星的低成本特性必然要求存在与之相应的地面站设施降低复杂性、降低成本。本文针对当前已提出的单站多普勒定轨方案,进一步研究了多普勒定轨的有关方法,提出和建立了多普勒定轨的优化算法与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