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84篇
航天技术   43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丽  贾源源 《遥测遥控》2023,44(2):92-99
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具有高空间、高光谱、高时间分辨率等特点,有效推动了高光谱遥感数据在农林环境、自然资源探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中高精准的云检测是遥感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步骤。如何对高光谱图像有效特征提取并克服传统云检测方法特征复杂、算法参数多、计算量大、鲁棒性差等缺陷,是高光谱云检测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的U型结构网络,模型首先利用残差模块进行特征编码,并将编码进行多尺度融合,在网络的跳跃连接处引入了坐标注意力机制提取有用信息,最后通过残差解码得到输出结果。实验前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降维,将高光谱数据重构为4维影像数据,然后通过数据标注与数据增强,建立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云检测数据集。采用了38-Cloud云数据集训练初始网络参数,随后利用构建的数据集进行迁移学习。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建立的珠海一号高光谱云检测数据集,所提方法的像素准确率达到92.28%,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高光谱遥感影像云检测。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究跨声速状态下轴对称中心体可调进气道的流动特性,设计了一个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研究了其在Ma0=1.1时不同中心体调节位置下的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获得了其口部和泄流腔内流动特性、节流特性以及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四个不同中心体位置的进气道在Ma0=1.1状态下呈现出3种不同的口部波系结构,分别为:全亚声速流动、"λ...  相似文献   
103.
传统的航天器在轨监视体系为集中模式,应急处置时存在时效性低、对在岗值班人员专业要求高等问题.随着在轨航天器数量的急剧增加,亟需引入移动安全技术,支持在可信网络传输环境下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和快速响应,实现线上、线下的航天器设计、在轨管理技术力量的有效综合利用.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和云平台的航天器在轨监视系统,通过原型系...  相似文献   
10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cloud attenuation at 30 GHz frequency using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ric observations at a tropical location, Kolkata. At higher frequencies and lower elevation angles, cloud attenuation is of major concern at a tropical location. The location experiences high value of liquid water path (LWP),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cloud attenuation, during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and pre-monsoon season. Significant amount of cloud attenuation has been observed during monsoon season at 30 GHz. Two years observations of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f cloud attenuation and worst month statistics are presented. The variation of cloud attenuation with frequencies for different elevation angles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and diurnal patterns of cloud attenuation are examined. Cloud attenuation, inferred from radiometric measurements before rain commencement, has been compared to rain attenuation at Ku-band. Exceedance probabilities of cloud and rain attenuation have been compared.  相似文献   
105.
为在氩弧焊加工过程中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研究了一种氩弧焊高效节能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首先确定了以焊接速度及焊接电流为优化变量,在综合考虑焊接设备、工件特性、操作方法及焊接质量等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以最小电能消耗以及最短加工时长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工艺参数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蚁群算法(CBACO)以对所构建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其中包含一种适当的编码方式、一种局部与全局相结合的探索策略、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变异因子、传统的单点交叉因子、单形交叉因子以及适当的选择策略;通过一个针对某航空器油箱的焊接实例,对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及算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参数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省时间60.41%~69.05%,节省电能34.88%~46.30%。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双星定位系统的两个测距信息外加星敏感器的测角信息,基于信息融合和信息守恒理论,采用联合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低轨卫星进行自主定轨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定轨精度,达到低轨卫星自主定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7.
重点研究了单通道测量条件下的DORIS实时定轨方法。推导了实时定轨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公式,仿真生成了47个测站的观测数据文件,分析了单通道测量条件下EKF滤波器的收敛性及其精度。仿真实验表明,仅有单个测站的观测数据时,滤波难以收敛;但在不同测站的观测数据切换时,滤波收敛效果显著。对于轨道高度为800km的卫星,初轨各轴位置误差小于500m、速度误差小于5m/s时,滤波平均收敛时间约55min;若各项系统误差能准确建模,实时轨道的位置精度将优于40cm。  相似文献   
108.
张禹琛  成国瑞  宋申民 《宇航学报》2022,43(10):1345-1360
针对考虑位姿耦合的非合作航天器交会对接场景,在没有速度测量情况下为了同时解决安全约束、模型不确定性、执行器故障和输入饱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CKF)的自主安全接近方法。首先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分别估计目标航天器的位姿信息和相对速度信息;然后通过将一种新颖的安全包络与人工势函数(APF)结合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设计非奇异辅助系统对执行器故障和输入饱和带来的影响进行集中处理。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不违反安全约束情况下,能在固定时间内实现位置接近和姿态同步。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可以保证闭环系统固定时间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干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9.
气浮模拟器为了模拟空间飞行器在地面状态的姿态运动和轨道机动运动,需要在大平面空间和大角度空间范围内运动。运动控制和实际运动位置和姿态形成闭环控制,需要一种在超大平面空间范围内快速测量位置和姿态的测量方法和策略,从而提供高精度闭环控制。用iGPS和惯导同步测量模拟器的位置和姿态,通过飞轮和冷气喷嘴伺服动作,实现了气浮模拟器的位置和姿态跟踪,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超大尺度空间位置和姿态测量跟踪。  相似文献   
110.
The Local Interstellar Cloud (LIC) surrounds the Solar System and set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heliosphere. Using both in situ and absorption line data towards ε CMa we are able to constrain both the ionization and the gas phase abundances of the LIC gas at the Solar Location. We find that the abundances are consistent with all of the carbonaceous dust grains having been destroyed, and in fact with a supersolar abundance of C. The constituents of silicate grains, Si, Mg, and Fe, appear to be sub-solar, indicating that silicate dust is present in the LIC. N, O and S are close to the solar val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