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66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离心式压气机耦合松弛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寻优效率,以离心式压气机为对象,开展了耦合松弛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研究.针对松散耦合方法建立的离心式压气机的流-热-固耦合分析模型,为了避免反复迭代导致的分析、优化时间过长,构建了分层次的离心式压气机耦合松弛优化设计系统.在气动优化中采用全局寻优算法探索系统最优气动设计方案;在耦合优化阶段,综合考虑学科间耦合及相互作用,在气动优化的基础上局部寻优校验气动优化结果并得到最终设计方案.这种不同复杂层次模型的优化设计有效缩减了系统优化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42.
微型离心叶轮流动损失分析与削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钟榈  黄国平 《推进技术》2013,34(7):904-910
为了研究削弱微型离心叶轮内损失、提高其性能的方法,采用S-A湍流模型对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心叶轮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流场中存在的三个主要涡流区是显著的损失源,它们的形成机理与通道内展向静压分布不均匀性造成的压力梯度有关.因此,从改善展向压力分布的角度对叶轮进行了改进设计以削弱流动损失.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叶轮轴向长度、分流叶片前缘的位置和形式以及主叶片的叶片角分布可改善子午流道、分流叶片吸力面和通道内S2流面等处的展向静压分布,使之变化减缓、梯度降低,从而削弱了涡流的损失,使堵塞流量增加了约15%,叶轮峰值效率提高约7%,压比提高约6%.  相似文献   
43.
为了加深对旋转叶片表面积冰现象的认识,发展了一种适用于旋转表面积冰预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研究了离心力对于旋转叶片表面积冰的影响。通过对积冰控制体内的由于撞击水滴形成的薄水膜流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进行分析,发展了旋转贴体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积冰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所发展模型的动量方程中考虑了离心力对水膜流动的影响,并且在能量方程中考虑了净流出水带走的能量。采用文献中旋翼表面的积冰试验结果对所发展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所计算得到的冰厚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得到的冰厚精度相比于LWICE软件有所提高。计算结果还表明,离心力增大会导致水膜速度在叶片展向上的分量变大,致使流出控制体的水质量增加,最终导致冰厚在驻点附近略微变小。  相似文献   
44.
范铭轩  刘景源 《推进技术》2022,43(9):107-121
为了研究分流叶片前缘掠角对微小型离心叶轮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一带有分流叶片的离心叶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叶片前缘后掠增强离心叶轮气动性能的机制,一方面为分流叶片对主叶片泄漏涡的分流效应,以及分流叶片攻角增大致使其吸力面高速低压气流对主叶片泄漏涡的引射效应;另一方面,随分流叶片前掠角度增大,其肩部的膨胀及压缩效应增强,对主叶片压力面气动干扰增强,使主叶片压力面负荷降低,当分流叶片后掠角度增大时,气流相对分流叶片前缘攻角变大使分流叶片气动负荷变大,另外,攻角变大导致分流叶片吸力面气流加速、流线弯曲变大,气动负荷增大。在进行分流叶片设计时,权衡结构重量、气动性能等因素,建议分流叶片前缘后掠角取值在8°~16°。  相似文献   
45.
于治会 《上海航天》1999,16(5):57-58
介绍了校准加速度计的几种方法:地球重力校准法、负载校准法和离心机校准法。着重说明了离心校准法的基本原理、误差分析,以及注意事项和可达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6.
混合型扩压器流动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建成  刘宝杰 《推进技术》2008,29(5):583-590
采用定常CFD手段,对比分析了某混合型扩压器及其常规造型扩压器的内部流动特点,着重研究了离心叶轮出口至扩压器喉部之间的流场分布,初步揭示了混合型扩压器以及与其相似的管式扩压器入口段的特殊三维造型的一些流动特点和流动机理。  相似文献   
47.
基于Wiener过程的载人飞船热控泵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飞船热控制循环泵(以下简称热控泵)属于高可靠性航天产品,在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寿命失效数据极少,采用传统的基于大样本寿命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难以满足工程要求。首先根据热控泵的试验数据和退化失效机理,确定关键性能参数为扬程和功率,采用带有正向漂移的Wiener过程拟合这两项性能的退化数据,建立性能退化轨道模型,并用随机加权方法解决模型参数估计时的小子样问题;根据退化失效的定义确定热控泵的寿命分布模型,与传统寿命分布模型不同的是,分布模型中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对热控泵的寿命进行预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二次流旋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达  钟兢军  徐毅  刘志杰 《推进技术》2019,40(10):2243-2251
为揭示高压比离心压气机的流动特性,采用数值方法对高压比离心压气机的旋涡结构和流动损失的产生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旋涡的具体特征,给出了分别适用于受迫涡和自由涡的二次流识别方法,包括截面旋线法和拟定主流的截面流线法。应用给出的二次流识别方法并结合耗散函数,探讨了压气机内旋涡的形成机理以及旋涡与损失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当涡量与截面法矢量夹角的余弦值大于零时,旋线方向与实际气流方向定性一致,否则相反;旋线显示的涡轴方向与截面法矢量夹角大于90°时,识别出的旋涡不存在;刮削涡和泄漏涡既是低能流体的聚集区也是能量的耗散区,是影响离心压气机损失产生及分布的关键因素;诱导轮尾迹会抑制导风轮流道内叶表通道涡的形成。  相似文献   
49.
《中国航空学报》2016,(6):1563-1574
The steady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mixing-plane method is still the most widely-used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alysis tool for multistage turbomachines. For modern turbomachines, the trend of design is to reach higher aerodynamic loading but with still further compact size. In such a case, the traditional mixing-plane method has to be revised to give a more physically mean-ingful prediction. In this paper, a novel mixing-plane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three representa-tive test cases including a transonic compressor, a highly-loade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a high-pressure axial turbine were performed for validation purpose. This novel mixing-plane method can satisfy the flux conservation perfectly. Reverse flow across the mixing-plane interface can be resolved naturally, thus making this method numerically robust. Artificial reflection at the mixing-plane interface is almost eliminated, and then its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 flow field is min-imized. Generally, this mixing-plane method is suitable to simulate steady flows in highly-loaded multistage turbomachines.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讨离心压气机性能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对带蜗壳的全周流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雷诺数对内部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气机工作于Re=5.7×104和Re =1.3 ×104下的最高效率比Re=1.4×105分别下降了4.5%和8.5%,所有工况在10%叶高附近效率最高.受到蜗壳的影响,全周流道计算所得压气机的效率值和工作范围均小于单流道计算结果.低雷诺数时,气流抗逆压梯度能力迅速减弱,叶顶泄漏流向下游发展过程中,会绕过相邻叶片前缘或顶部间隙进入其他流道;叶片表面约化静压沿径向的梯度增加,从而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流动;前缘激波强度、附面层厚度和尾迹宽度均增加,流道内出现激波,压气机性能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