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407篇
航天技术   208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2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62.
1553B总线接口SoC验证平台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验证已经成为SoC设计的瓶颈.分析了SoC验证面临的困难,结合1553B总线接口SoC芯片的具体实践,重点研究了SoC验证平台的一种构建实现方法.该方法提高了验证效率,缩短了整个设计验证周期.  相似文献   
63.
首先提出双向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制约B2C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信号传递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出建立B2C电子商务中信号机制需要符合的条件,并建立起B2C中信号机制的模型,即企业传递信号—消费者甄别的信号机制和消费者传递信号—企业甄别的信号机制。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DS18B20-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工作时序,结合AT89S51给出了数字式温度测量装置的系统结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5.
为同时满足对于星务管理数据和高速载荷数据的传输要求,国内外的飞行器趋于使用1553B和SpaceWire组合网络来进行星上数据传输。复杂而灵活的数据传输要求使得卫星数据流设计中引入了大量标准协议,同时大大增加了星载数据管理软件的复杂度。对一种基于1553B和SpaceWire组合网络的星载数据管理软件的协议体系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协议进行分析,改进了已有的软件框架,形成了一种基于标准协议的分层的软件架构,以空间包为单位实现星内数据交互,实现了软件应用层与数据链路协议的分离。软件实现结果表明,合理的协议分层和有效的接口封装提高了软件的可拓展性和可移植性,有利于软件产品化。  相似文献   
66.
针对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的特点,对星载网络数据保护做了专门的设计。文章着重介绍了嫦蛾一号卫星星载数据高可靠性保护的设计方案与具体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67.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two ionosondes at Wuhan and Kokubunji, this paper presents effects of TADs on the daytime mid-latitude ionosphere during the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 on March 31, 2001. During a positive ionospheric storm, the start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foF2 (F2 peak plasma frequency) at Wuhan lags that at Kokubunji by 15 min,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ime interval of traveling atmospheric disturbances (TADs’) propagation from Kokubunji to Wuhan. Associated with the uplifting of the hmF2 (height of F2 peak) caused by TADs, it is observed by the two ionosondes that the F1 cusp becomes better developed. Therefore, during a geomagnetic storm, TADs originating from the auroral oval may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n the F1 region ionosphere at middle latitudes.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TAD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F1 cusp.  相似文献   
68.
“北斗”2代B1I信号导航电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北斗”2代卫星导航系统B1I信号的构成,说明调制在D1导航电文上的二次编码的作用,介绍导航电文的纠错编码方式和编码原理,对BCH编码的纠错原理和纠错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证明了导航电文采用的纠错编码方式能满足信息传输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9.
‘‘Tian Tuo 1'(TT-1) nano-satellite is the first single-board nano-satellite that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in China. The main objective of TT-1 is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and scientific measurements. The satellite carries out the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of single-board architecture feasibility validation, and it is tailored to the low-cost philosophy by adopting numerous commercialoff-the-shelf(COTS) components. The satellite is featured with three-axis stabilization control capability. A pitch bias momentum wheel and three magnetic coils are adopted as control actuators.The sun sensors, magnetometers and a three-axis gyro are employed as the measurement sensors.The quaternion estimator(QUEST) an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 method are adopted for the nano-satellite attitude determination. On-orbit data received by ground station is conducted to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system(AD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ADCS for TT-1 is suitable, robust and feasible.  相似文献   
70.
对接管接头采用1Cr18Ni9Ti 棒材生产,经过机械加工后与相同牌号管材焊接,焊接后酸洗发现
零件表面存在缺陷。通过对失效件缺陷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并结合酸洗试验。
结果表明:对接管接头材料内部存在沿变形流线的贫铬区,导致该区域的耐蚀性差,在机加工的过程中贫铬区
暴露在表面或近表面,在酸洗过程中该区域被优先腐蚀,形成了蚀孔类宏观缺陷,此贫铬现象为原材料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