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25篇
航天技术   184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足部安装MIMU的行人导航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卫星环境中行人导航定位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足部安装MIMU的行人导航系统,重点研究了行人导航鞋传感器选型及样机设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零速修正和航向修正的行人导航算法,研究了零速区间内最优航向角的提取方法,实现了对瞬时磁干扰产生的磁航向角的有效判断。最后,利用设计的行人导航系统开展了三维空间航迹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高度约束的条件下,该行人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为0.33%,能够满足坡路环境中行人的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152.
逯志宇  王建辉  巴斌  王大鸣 《航空学报》2018,39(9):322031-322038
为解决数据域直接定位(DPD)算法面临的计算压力,提高算法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修正的容积卡尔曼滤波(MCKF)的DPD算法。首先,融合各观测信号波达方向信息,利用子空间数据融合方法建立一种基于间接观测量的DPD滤波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特点设计MCKF算法进行求解,解决间接观测量带来的噪声累积问题;最后,对算法计算量进行分析和对比,说明计算效率的提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基于最大似然遍历搜索和遗传算法的DPD算法相比,在相同的估计性能下,计算量下降明显,时效性显著提升,增加了算法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3.
一种成像敏感器对月定姿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  郝云彩 《宇航学报》2007,28(1):39-42
成像敏感器根据月像来确定卫星对月姿态角。分析了月球光学系统成像模型以及卫星两轴姿态角与月像边缘曲线方程的关系,利用分析结果并结合月像边缘点的曲线拟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对月定向姿态确定方法。此算法克服了非零姿态月像边缘的非圆现象并且在部分月像下也可完成姿态确定,仿真工作显示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4.
文章在介绍方位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系统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方位多波束SAR系统模糊信号的来源。从系统总体角度给出了方位多波束SAR系统距离模糊的一种度量方法及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仿真计算实例。文章的分析结果对高分辨宽测绘带SAR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5.
主要讨论了动量轮卸载对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轨道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其精密星历衔接段精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轨道改进策略下的精密星历衔接弧段的精度,认为使用2~3d的弧段进行轨道改进及卸载计算能得到较高精度的搭接星历,并通过使用实测数据进行定轨改进计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使星历衔接精度在沿迹方向(T)提高至优于100m量级。  相似文献   
156.
GPS+BDS组合的实时定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卫星几何分布,提高低轨(Low earth orbit, LEO)卫星实时定轨的精度与可靠性,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 stem, BDS)与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组合模型。组合模型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Weighted least square, WLS),利用伪距观测量建立观测模型,实时估计LEO卫星位置。目前,LEO卫星尚未装备星载BDS+GPS双模接收机,为验证算法可行性,利用GPS/BDS卫星星历文件与STK软件仿真生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BDS+GPS组合模型较GPS系统模型精度至少提高26%。  相似文献   
157.
NPF算法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晶  王敏  黄良伟  贺亮  姜宇 《宇航学报》2015,36(11):1248-1254
针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航天器模型的强非线性、高阶模型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应用非线性预测滤波(NPF)算法实时估计航天器的轨道信息。首先,建立具有模型不确定性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定轨指标函数,优化得到满足指标函数最小的系统模型误差值,通过降低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来提高航天器自主定轨精度。对STK生成的“火星探路者”和“金星快车”及“北斗一号”三种航天器轨道数据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EKF算法具有更高的定轨精度,能够满足深空以及近地轨道航天器的自主定轨精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提高"嫦娥3号"探测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相对定位精度,针对两器信标实际设置情况,设计了同波束干涉测量(same-beam interferometry,SBI)观测方案。利用着陆器和巡视器星地对接数据分析检验了由差分群时延解算含微小系统差的差分相时延的方法,给出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和同波束干涉测量模型及月面定位方法,并仿真分析了巡视器的相对定位精度。最终,把研究的方法实际应用于"嫦娥3号"巡视器的精密相对定位。结果表明,利用1h左右的连续观测弧段的着陆器数传信号以及巡视器数传信号(或遥测信号),采用事后处理方式,得到了随机误差约1ps的差分相时延数据。利用此数据,把"嫦娥3号"探测器的相对定位精度提高至1m左右。  相似文献   
159.
激光测距仪与立体测绘相机在对地目标定位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将两者结合可以获取较高的地面目标三维定位精度。利用激光测距仪辅助立体测绘相机实现全球大比例尺无控测图是当今测绘卫星的发展方向。激光测距仪的定位精度主要受俯仰角和侧摆角的影响,由于失重、热交变、微振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存在自身抖动,星载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出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为实现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满足大比例尺测绘需求,需要对激光出射方向进行精确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足印记录相机的激光测距仪姿态确定方法,该方法采用足印记录相机、地相机图像联合处理的技术,解决了激光测距仪姿态角和激光指向高精度确定问题。通过误差分析,该方法能够满足1︰10 000比例尺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0.
Satellite gravity field missions such as CHAMP, GRACE and GOCE are designed as low Earth orbiting spacecraft (LEO) with orbit heights of about 250–500 km. The challenging mission objectives require a very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satellite orbit position in space. For these missions precise orbit information is typically provided by GPS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SST) observations supported by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L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