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航空   925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145篇
航天   2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深入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FSQP(Feasibl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算法的航空发动机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最优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在满足航空发动机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各项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最优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92.
反馈结构结构系统的排序原理是在递阶导次结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于元素关系很复杂的系统,可能无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而反馈结构模型就为复杂关系提供了条件。在论述了建立反馈结构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对大型工程项目总设计单位的评审这一涉及因素多,关系复决策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在分析反馈结构模型时,借用了图论分析的方法,并建立了两类结构的运算模型,对反馈结构运算模型和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排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工作流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的面向功能的质量管理系统流程控制能力的不足,分析了工作流技术在实现质量过程管理、过程控制和过程重组方面的优势,基于工作流技术设计了支持过程管理和控制、面向飞机制造领域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模型,研究了基于J2EE (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架构的三层体系结构,通过将工作流中间件与系统框架集成,建立了支持工作流管理的使能技术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工作流建模工具和工作流执行服务以及系统开发、运行环境,实现了过程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集成;描述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系统集成方法,提高了质量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集成能力.该设计已应用于某大型飞机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94.
基于脆性损伤机制的高周疲劳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可逆热力学耗散理论出发,建立了一个高周疲劳各向同性连续损伤力学模型.与基于延性损伤机制的Lemaitre模型不同,本模型基于脆性损伤机制.它成功地将高周疲劳损伤纳入到统一的热力学框架之内.其损伤演化律考虑了应力比 R的影响.利用本模型,根据对称循环下(R=-1)的高周疲劳SN曲线,可以导出具有任意应力比R的 log S log N 曲线.模型应用于LC9高强度铝合金光滑试件的试验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高速铣削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并就高速铣削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指出了工程界关于高阶马尔可夫过程的一个错误定义,证明了(p=2)满足这个定义的平稳高斯过程是不存在的。 本文还指出由二阶微分方程 x″(t) a_1x′(t) a_2x(t)=ε(t) (其中ε(t)是白高斯过程)描写的随机过程x(t)的任意均匀采样序列都不能是AR(2)序列,而由下面微分方程 x″(t) a_1x′(t) a_2x(t)=ε′(t) βε(t)描写的随机过程x(t),当β~2>[max(c_1~2,c_2~2)]时(c_1、c_2是特征方程z~2 a_1z a_2=0的根),至少存在一个采样间隔Δ_1,使相应的样本序列是AR(2)模型,因此是一个二阶广义马尔可夫序列。  相似文献   
997.
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状态是影响许多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重要表面特性之一。但它极难在磨削过程中进行监测和判断。 在平面磨床上进行大量16MoCr5表面硬化钢的磨削试验证明,磨削表面残余应力σ_Ⅱ与单位面积磨削功率P″_c及磨削力比F_n/F_t间存在很好的函数对应关系,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用过程特征参量计算表面残余测定仪应力的实验公式。当P″_c:未超过第二临界值P″_(cⅡ)时,用残余应力模型所计算的数值与由X射线应力测定仪测定的数值相符合。而在超过该临界值P″_(cⅡ)的情况下,由于磨削烧伤引起表面产生二次淬硬层其至裂纹,这时计算所得的高的拉应力值不就能在工件表面测得。 综合本研究课题的第一部分及本文的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磨削功率P″_c和磨削力比F_n/F可以作为磨削过程监测和预报表层质量的可靠的过程特征参量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98.
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过程,几乎不存在一种解析的算法能对它进行完整有效的描述和分析。本文基于设计结构矩阵,提出了产品开发过程的仿真模型,包括仿真模型的时间描述、资源竞争描述、队列描述和任务延期描述,并进一步提出了过程的仿真算法,以分析时间、资源等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该仿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选择性电铸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快速成型工艺。在介绍选择性电铸工艺原理与成型设备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选择性电铸的分层切片处理特点,提出了一种适于选择性电铸工艺特点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其实现过程。这种算法综合了简单扫描与螺旋线扫描两种扫描线填充算法的优点,采用所提出的扫描线共区判据,将加工层面的所有扫描线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加工扫描区,相邻扫描线间的进给线为层面边界,不同扫描区之间通过电铸喷嘴的快速移动线相连,有效地满足了选择性电铸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竖炉焙烧过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赤铁矿石竖炉焙烧过程故障诊断问题,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与案例推理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由故障预报、质量监督、故障分析与处理模块构成的竖炉焙烧过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实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中国最大的赤铁矿选矿厂的竖炉焙烧过程。经过现场运行,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0%,设备运转率提高了2.98%。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对竖炉焙烧这类复杂工业过程的故障诊断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