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2篇 |
免费 | 791篇 |
国内免费 | 97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769篇 |
航天技术 | 416篇 |
综合类 | 662篇 |
航天 | 12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65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195篇 |
2016年 | 205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215篇 |
2012年 | 322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211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178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为了掌握瓦状塞式喷管更多的特征,采用空气作为介质,对一瓦状塞式喷管进行了底部限流板、底部二次流及内喷管倾角对性能影响的冷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中空,底部压强一般比环境压强要低;塞式喷管底部加入二次流可以增加底部压强,但底部二次流对性能的影响在1%-2%以内,少量的二次流对增加性能的效果较好,而加入更多的二次流则效果有限;增大内管倾角,可以增大底部压强即增加底部推力,但存在一个最佳倾角,使最大效率最大;本次冷流实验的瓦状塞式喷管最高效率为96%,其高度补偿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2.
进气道载荷的预示和限制是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典型颌下进气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气道流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不同马赫数、攻角、侧滑角及余气系数条件下的进气道压力特性;针 对进气道压力工程估算及设计需求,使用无量纲和解耦的方法,对进气道压力经验公式进行拟合;反算飞行试 验中的进气道压力,并与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进气道压力随马赫数增大而增大,随余气系数增大而 减小;正常工作包线内,较小的攻角、侧滑角对进气道压力影响不明显;进气道压力经验公式计算值与飞行试验 测量值符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文对某靶机拖靶的红外增强器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将红外增强器作为点源目标,对几种不同结构形式,在不同工作状态下,进行了地面现场实验测试。文中简要介绍了所使用的仪器和组合的红外测试系统,着重论述了红外增强器的辐射光谱特征、辐射能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情况、在多种工作状态下的表观有效红外辐射强度等红外辐射特征的实验测试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实验表明:所测数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相关参数具有明显的紧密相关性,其结果是可信的,为研制新型红外辐射源,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探测系统和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995.
某系列发动机涡轮轴技术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系列发动机涡轮轴寿命研究课题取得的技术成果和主要技术工作内容,并重点介绍涡轮轴疲劳寿命试验技术和寿命的分析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6.
997.
论述一种基于二维视觉的刀形检测及调位系统,给出了测量系统的机械结构以及刀具 原理,分析了系统测量坐标系建立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相关的实验数据。系统的研制实现了高效、精确、自动的刀形检测和位置调整,为高精度数控加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98.
综合环境试验系统研制中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度、振动、湿度综合环境试验系统是工程研制、鉴定和生产可靠性试验的必备的设备。根据可靠性试验要求,介绍了综合环境试验系统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试验箱高温度变化速率、振动台大台面和大位移、振动和冲击控制算法等技术难点,并给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99.
桂建勋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5,13(4):9-16
本文作者在详细研究发动机指示和机组警告系统的基础上,对其监控技术和原理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对了解其他的机载电气、电子设备的监控及测试技术也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脉冲激励法(锤击法)模态试验系统。该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移动施力部位容易,可以在不允许安装激振器的部位实现激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试验结果可提供给导弹总体设计部门,以检验发动机与弹体配匹的结构动态特性,并可供发动机振动分析之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