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375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针对无人机用大气数据计算机,为使其满足适航审定要求,提出基于模型的实现方法。首先介绍了大气数据计算机获取适航的方式,并以获取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为驱动,按照大气数据计算机CTSO标准提出满足最低性能标准的系统需求,将系统需求进行分解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及硬件平台。随后对系统功能进行详细设计,并按照DO-178B规范完成大气数据计算机的模型搭建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大气数据计算机满足系统所提各项指标,开发流程符合DO-178B标准。  相似文献   
202.
为了解决无人机自主空战中的机动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优化思想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机动决策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作为决策模型核心,既解决了传统优化方法需要为多个优化目标设置权重的困难,又提高了决策模型的可拓展性;同时在多目标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方法训练评价网络进行辅助决策,解决了决策模型在对抗时博弈性不足的缺点。为了测试决策模型的性能,以近距空战为背景,设计了3组仿真实验分别验证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可行性、辅助决策网络的有效性以及决策模型的总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决策模型可以对有机动的敌机进行有效的实时机动对抗。   相似文献   
203.
介绍了美国海军协同作战系统、空军先进作战管理系统等跨域作战理念,深入剖析了美军跨域作战 体系的历史背景、武器构成、异构信息火力一体的体系,得出互操作平台在跨域作战的重要性。最后, 总结了 跨域协同体系发展理念和对我军相关系统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4.
基于作战能力的飞机生存力模型及其综合权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模型在计算飞机主动自主防御下的生存力时存在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飞机生存力计算模型.从攻防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飞机-威胁-生存力-作战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了包含作战能力的生存力计算模型,用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引入权重表示具体作战任务中对生存力和作战能力的不同需求,以武器投射距离为控制变量,采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对生存力-作战能力进行了多属性决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生存力和作战能力需求下,存在最佳的武器投射距离,该距离随生存力需求的不同而变化.此方法可用来指导实际作战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5.
研究了空战双方力量的变化问题.将飞机的空战能力指数转化为平均战斗力水平,进而以蓝彻斯特方程为基础,考虑数据链对空战的影响和作战中有增援力量的加入,建立了对抗双方战机数量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给出了其数值计算方法,指出了离散计算的时间步长所应满足的条件,并根据增援模式的不同,将模型细化为不同形式.仿真实验表明,存在有效增援时间范围,一次性增援和匀减速增援具有时间优势,并且通过构造评价函数有效衡量了这两者具有较高的增援效率,为空中作战应用和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6.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5):129-144
The air traffic management automation imposes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n the weather models,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reliable short-time forecasts in digital formats in almost real time.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is one of the regions where aircraft 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re critical and therefore atmospheric model performance is also vital. This paper presents conventional and innovative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the forecasting of winds in the lower atmospheric layer, proposing mechanisms to develop better models including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simulations. Accuracy is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grid, assimilating observations in cycling simulations and managing a number of ensemble members. An operation-driven post-processing stage helps to incorporate detailed terrain definitions and real-time observations without re-running the model. The improvements are checked against mesoscale weather simula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a dedicated flight campaign. The results show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without sensitively increasing the required throughput.  相似文献   
207.
郭新梅  袁修干 《宇航学报》2010,31(1):276-281
个体气冷系统是一种致冷有效、穿着舒适的热防护装备,在设计和使用中 提高其致冷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从工程和生理上分析了影响个体气冷系统致冷力的多种 因素,包括供气温度、湿度、流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致冷面积、流量分配、隔热性 能等。得出了提高蒸发性和对流性两类通风服致冷力和舒适性的方法。为不同工况下合理设 计和选用气冷式个体热防护装备,使之具有更高的人机工效和更好的舒适性提供了参考和借 鉴作用。〖JP〗  相似文献   
208.
法国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国正在致力于发展高超声速吸气式推进系统和推阻平衡预测能力所需要的技术。通过地面试验研究完成其大部分技术开发,目前正在对燃烧室进行攻关研究,以确保燃烧效率和结构热力强度满足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掌握推阻平衡技术,必须进行飞行试验。因此,MBDA和ONERA正在推进LEA飞行试验计划。此计划始于2003年1月,准备在后续几年内完成马赫数4到8的若干次飞行试验。在2009年中期,通过关键设计评估完成了LEA飞行器推进系统的验证。将确定在2011年春季通过一系列自由射流试验验证飞行器的推阻平衡。此外,系统地开展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高速民用飞行器的可行性和可实现的工作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9.
自由飞行下的碰撞风险安全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自由飞行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对其研究现状,分析了Reich模型、RASRAM模型、随机分析模型、双冰球模型和Petri Net模型等5种常用碰撞风险模型,分剖析了各个模型的优点以及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由飞行环境下的碰撞风险安全评估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10.
采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和热线相结合的方法,对静子尾缘有无吹气条件下尾迹区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了不同尾部吹气量下的静子尾迹区的流场,通过测量得到了尾迹区的流动显示、速度矢量图和涡量图,并根据无动量亏损厚度确定了纯尾迹、弱尾迹、无动量亏损尾迹和射流四种尾迹流动特征。同时对PIV测试结果和热线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两个实验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PIV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认为无动量亏损尾迹区与纯尾迹流动相比具有速度周向变化小和脉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