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70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提出了超音速混合层着火距离的一种理论预测方法。基于超音速混合层来流热力学参数和考虑粘性加热及可压缩性效应的修正温度,定义了密闭容器反应系统。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获得该系统的着火延迟时间,并基于超音速混合层的平均流动速度获得了着火距离。其预测结果与高精度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同时该理论预测方法能够从物理上很清晰地解释已有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着火距离随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同时,该预测方法为定性认识超音速着火距离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了简易可行的途径,为耦合有限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实现着火距离的定量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2.
N_2O/C_3H_8点火器初步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氧化亚氮与丙烷的点火特性,首次提出了N2O/C3H8火炬式点火方案,设计、加工了点火器,并组建了点火实验系统,在不同的流量和余氧系数下进行了点火实验.结果表明:点火方案可行,喷嘴设计合理,雾化效果和余氧系数是决定点火器能否点燃的关键,余氧系数在0.222~0.321内点火器能可靠地被重复点燃并形成稳定的点火火炬.实验为N2O/C3H8点火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以后实现该点火器对发动机的成功点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时内流场轴对称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应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通过UDF(用户定义函数)编程,考虑了辐射热量的影响,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时内流场进行了轴对称数值分析,得出了点火瞬时的压强.时间曲线、各时刻的流场和推进剂燃面上的辐射热量。从具体数值上分析了辐射热量对点火瞬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预示点火瞬时的内流场和压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4.
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室起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概念、工作原理,分析了爆震燃烧的特点和起爆方法,研究了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存在的爆炸极限,分析了应用爆炸极限理论引发爆震的可行性。设计了航空煤油和空气作为起爆能源的爆震室,为了提高爆震成功率,爆震室油气混合气按照爆炸极限混合。定量计算了化学恰当比的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以及爆震室最终温度和压力,分析了反应混合物浓度和起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金属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检验金属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点火及燃烧特性,对设计的发动机进行了初步的直连式试验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设计的燃料供应系统能将粉末燃料有效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在火炬作用下粉末燃料能实现快速点火启动;火炬工作结束粉末燃料可自身维持燃烧;燃烧室壁面沉积较多,主要分为2层,其中表层为白色MgO,内层为Mg、MgO和Mg3N2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确定第二脉冲点火药量对双脉冲发动机点火过程的影响规律,以某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模型,采用轴对称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e湍流模型,对第二脉冲点火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点火装置工作持续时间和点火燃气流量对于点火延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点火燃气流量相同时,增加点火装置工作持续时间可以有效减小第...  相似文献   
107.
塞式喷管发动机多管点火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塞式喷发动机点火系统应能同时为十个以上独立的小燃烧室提供充足的点火源,在主推进剂进入后能继续维持燃烧,文中给出了三种点火方案,利用爆震波只需较小的电能输入即可同时点燃塞式叶管发动机的多个燃烧室,用气动谐振点火器无需外部能量输入即可实现多管点火,小燃烧室的电火塞点火能将小燃烧室喷出的火炬用于塞式喷管发动机的多管点火。文中最后给出了气动谐振点火器用于塞式喷管发动机多管点火时的实验数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8.
颗粒传热增强对微型脉冲推力器点火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点火药产物中炽热颗粒对固体脉冲推力器点火过程的影响,采用了颗粒对壁面的冲击热增强模型来模拟炽热颗粒对推进剂表面的传热增强效应,进行了微型脉冲推力器点火过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热增强效应显著影响脉冲推力器的点火启动过程,颗粒的热增强效应显著缩短了点火延迟时间,并使点火启动过程的压强增大,点火过程对颗粒含量较少的点火药更敏感;设计微型脉冲推力器点火器时要严格匹配产物颗粒含量,并严格控制点火药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9.
等离子流点火是当今世界上行之有效的一种先进的点火方式,是航空航天以及劣质难燃烧燃料领域极有前途的点火技术之一。对该技术的机理及其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描述,并从情报信息角度对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脉冲爆轰发动机预爆轰点火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对脉冲爆轰发动机点火方式中的预爆轰点火进行了分析研究。模拟了预爆轰管在主爆轰管上的两种最基本的布置方式:平行布置方式和正交布置方式。讨论了预爆轰管的布置方式和几何形状对点火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布置方式优于水平布置方式,因为反射激波在点火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爆轰管和主爆轰管的内径比是影响点火的重要参数,而长度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