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航空   1149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190篇
航天   2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41.
新型发愤浆型式无轴承尾浆的气弹稳定性分析非常复杂,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工程实用意义的无轴承尾浆气弹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相应的分析程序,并进行参数影响分析和计算。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推导出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梁的应变能变分表达式,并将其用于推导旋翼/机身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再通过对系统的稳态周期解进行摄动,得到相应的线化周期时变动力学方程,用Floquet理论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分析计算了悬停状态下某无人直升机无轴承尾桨的气弹稳定性,表明其孤立桨叶及尾桨/传动轴/尾梁的耦合系统是稳定的;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2.
提供了一种处理具有结构耦合的大挠度复合材料柔性梁的分析方法。在将三维弹性问题分解为二维线性剖面特性分析和一维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梁的二维剖面刚度特性,编制了具有多个单元库的程序软件,它能有效地处理复杂剖面形状,对参考剖面点的翘曲位移未加任何限制;一维非线性分析时用Euler角描述梁的空间变形位置,建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适用于任意大变形情况。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与试验结果,并着重分析和试验了根部安装角分别为0°,45°的两种情况,揭示了结构耦合对变形的影响,试验与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方法及处理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43.
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杂交应力元研究复合材料展板应力问题,尤其是层间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若干有益的结论,数值算例表明,单元在层板分析中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44.
对于层合梁这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本文在理论上推导了其大挠度问题的有限元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有别于一般层合板壳问题对应的数学模型。在数值分析时,对线性问题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着重研究了层合梁在两个方向上的弯曲与一个方向上的扭转变形的耦合关系。本文的结果与实验值及其他理论解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5.
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大量使用不仅给飞机设计和制造带来了挑战,也给飞机的适航取证带来了诸多难题.从运输类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五个重点适航专用条件入手,对相关专用条件建立的原因、要求以及符合性验证的要点进行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未来国产复合材料飞机适航审定和进口复合材料航空器型号认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6.
为了理清火焰筒耐温技术的发展脉络,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火焰筒壁面冷却技术、热障涂层技术与耐高温材料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火焰筒冷却技术是保证火焰筒壁面处于材料允许的安全工作范围内的关键技术,多种冷却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冷却技术将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采用EB-PVD技术进行多层涂履的热障涂层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陶瓷材料由于其特殊的耐高温热氧化能力,将有望成为未来燃烧室火焰筒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947.
分布假设及其对复合材料B基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以经验分布函数统计量为基础的一类先进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母体分布假设对复合材料B基值的影响,认为采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复合材料强度数据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48.
针对玻纤/环氧复合材料,采用平板硫化机热压成型制备工艺,将预封装的石墨烯加热元件内嵌于复材夹层中,从而制备得到复材加热组件。实验证明,该制备方法对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阻值及发热影响较小,保证了石墨烯加热元件的防/除冰效率。基于复材加热组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实验和低温除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材加热组件的温升速率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铺层位置对复材加热组件的温升具有较大影响。在冷环境除冰实验中,环境温度为-20℃,热流密度为0.3 W/cm2时,相较于传统电加热组件,复材加热组件的除冰时间大幅减小,能耗减少约30%,为进一步制备复材加热机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9.
P(VDF-TrFE)和铜酞菁齐聚物的接枝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o ly(V iny lidene fluoride-trifluoroethy lene),P(VDF-T rFE)]与铜酞菁齐聚物(Copper ph tha locyan ine o ligom er,o-CuP c)复合物的相容性,对聚合物进行化学修饰,赋予其活泼苄氯基团,进而与o-CuP c发生酯化反应,将其部分接枝到聚合物链上1。H-NM R和FT-IR表征证明了接枝的成功。透射电子显微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e,TEM)分析表明,与P(VDF-T rFE)和o-CuP c的共混物相比,所制备的接枝纳米复合物[P(VDF-T rFE)-g-CuP c/CuP c]中o-CuP c的分散性大大提高;o-CuP c颗粒的粒径在60~100 nm之间,约相当于共混物中的1/6。  相似文献   
950.
张超  许希武  严雪 《航空学报》2013,34(7):1636-1645
针对纺织复合材料细观有限元分析中单胞网格的快速生成与顺利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非周期性网格划分条件下,一般性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数学表达形式.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通过在单胞模型的相对面、相对边及相对角点施加多点约束(MPC)方程,实现了一般性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施加.结合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对比分析了周期性网格划分和非周期性网格划分情况下,单胞模型受载下的变形状态、应力分布及弹性性能的预测结果,验证了一般性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一般性周期性边界条件可以实现复杂细观结构单胞模型的自由网格划分,降低网格划分的难度,提高网格生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