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200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日食过程中,我国低纬地区广州和海口的F2层临界频率f0F2的高干扰重心频率ICF变化过程,鉴于多次日 处低纬的两地f0F2的日食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以及多次日食期间同一地方f0F2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ICF也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降低,因而对于低纬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可能要比直接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光化学过程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猎鹰9号火箭截至2023年年底已完成286次发射。对猎鹰9号火箭特别是Block5版本火箭的发射情况进行了完整梳理统计,重点分析了一级箭体的复用情况以及发射、回收的相关能力保障,对火箭的经济性和未来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5083P-0铝合金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及本构模型,通过RPL100材料试验机和分离结果显示随着应变率的增加,5083P-0铝合金的屈服强度、流动应力增加,应变硬化率减小,具有应变硬化效应,正应变率效应以及热软化效应。对其塑性变形原理进行分析发现,滑移系的作用导致材料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同时由于绝热温升的产生,材料表现出应变硬化与热软化机制相竞争的情况。在Johnson-Cook模型率效应并能准确地描述其流动应力。最后采用新的应变率进行补充实验,通过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
This paper reports the nightglow observations of OI 630.0 nm emissions, made by using all sky imager operating at low latitude station Kolhapur (16.8°N, 74.2°E and dip lat. 10.6°N) during high sunspot number years of 24th solar cycle. The images are analyzed to study the nocturnal, seasonal and solar activity dependence occurrence of plasma bubbles. We observed EPBs in images regularly during a limited period 19:30 to 02:30 LT and reach maximum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t 22:30 LT. The observation pattern of EPBs shows nearly no occurrence during the month of May and it maximizes during the period October–April. The equinox and solstic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occurrence of plasma bubbles show nearly equal and large differences, respectively, between years of 2010–11 and 2011–12.  相似文献   
35.
玉树地震前的电离层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玉树地震前地基电离层探测临界频率、GPS TEC和卫星探测原位等离子体参量等多个参数的扰动变化信息, 研究了不同高度异常变化的时空关联性. 分析发现, 在地震前一天的4月13日, 多个电离层参量出现同步扰动异常, 电离层临界频率f0F2异常相对滑动中值增大40%, 异常空间上存在从震中东南向西南漂移的特性; GPS TEC异常增强15TECU (1TECU=1016m-2)左右, 分布于震中南部经度15°范围内, 且有明显的磁共轭效应; DEMETER观测的原位氧离子密度Ni(O+) 4月13日为1-4月中最强的一天, 异常分布偏向赤道区, 但仅局限在30°-50°左右的经度范围内. 综合三个参量的异常特征发现, 无论是空间的局地性还是时间上的密切关联均反映这次电离层扰动可能与玉树地震孕育有关. 结合其他观测信息, 进一步探讨了这次地震孕育过程的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O(1D) airglow observed by the ISUAL (Imager of Sprites and Upper Atmospheric Lightning) instrument on board the FORMOSAT-2 satellite. With a CCD camera and a 630 nm filter, ISUAL can measure global atmospheric emissions lying between the heights of 80 and 300 km. In days of 3–6 September 2008 and 25–27 February 2009, ISUAL has measured the emissions of O(1D) airglow with results showing strong longitudinal peak-3 and peak-4 structures. The Lomb-Scargle analyses for these two cases show periods of longitudes of 120° and 90° supporting the DE2 and DE3 non-migrating tides. The 630 nm emissions are enhanced in equatorial regions and are lying along the equator. Over Africa its intensity can sometimes increase up to 80% relative to other longitudes. The perturbation is so strong that non-migrating tides are erased. A case of bimodal distribution with strong emissions at latitudes in equator and mid-latitude in geographic coordinate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37.
谈谈环境工程剪裁和环境试验剪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剪裁和环境试验剪裁产生的历史背景,环境工程剪裁和环境试验剪裁的定义及其内涵;指出了环境工程剪裁的目的和任务;以表的形式列出了MIL-STD-810F和GJB 150A中相应部分的剪裁要求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两标准在剪裁阐述上的不足之处;最后分析了810F前言中有关剪裁的内容和各试验方法的可剪裁程度。  相似文献   
38.
地球低纬区边缘大气密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NRLMSISE-00大气模型讨论日地空间环境对地球低纬度地区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提出预测地球低纬地区边缘大气日平均密度的简化模型法和经验法。简化模型法利用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11年准周期特性,通过预测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规律以预测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经验法则直接利用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日平均密度变化曲线经过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日平均密度变化规律曲线,然后将曲线拟合得到不同高度下的密度昼夜波动规律,再利用预测得到的日平均密度即可计算出具体当地时间对应的密度情况。误差分析说明经验预测法比简化模型法精度更高。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使用方便,可用于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工程化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39.
曹娟 《航空发动机》2012,38(3):58-42
利用基于细观位错运动的蠕变筏化模型对镍基单晶合金CMSX-4在1223K下的拉伸、蠕变、循环、蠕变疲劳交互及各向异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拉伸过程中应变率较高时应力略微下降的现象;蠕变条件下应力越大则蠕变第1阶段越明显,而蠕变稳定阶段越短的趋势;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应力松弛和应变增大;以及单晶3个典型晶体取向的循环应变硬化特征。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此模型在较高温度下对单晶合金性能的综合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40.
TA2/Ni+Nb中间层/1Cr18Ni9Ti扩散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0μm纯Ni箔+10μm纯Nb箔复合中间层,在焊接温度840℃,880℃和920℃,压力4MPa以及保温时间60min的工艺下,对工业纯钛TA2和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真空扩散焊实验,测试了接头的抗拉强度,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接头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以及断口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Nb复合中间层的存在成功阻止了Fe,Ti互扩散,实现了TA2与1Cr18Ni9Ti的可靠连接,接头的拉伸强度达到261MPa,该强度主要受剩余Ni箔控制,且焊接温度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接头所生成反应层自不锈钢一侧起分别为FeCrNi固溶体、剩余Ni,Ni3Nb,剩余Nb以及TiNb魏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