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83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81.
基于嫦娥一号高能粒子数据的地球磁层屏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约有1/4位于地球磁层内,因此,地球磁层是否会为月球轨道附近高能粒子提供足够的磁场屏蔽对于探索月球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嫦娥一号是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其绕月飞行的工作轨道距离月球表面200 km.通过对嫦娥一号高能粒子探测器(HPD)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层内外6个不同能道(能量范围4~400 MeV)时质子通量的变化,发现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层内时,这些能道的质子通量并没有发生显著减少,结果表明地球磁层不能为月球轨道附近高能粒子提供显著的磁屏蔽.  相似文献   
382.
高能重离子径迹结构对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解析法计算了高能重离子的径迹结构,通过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径迹结构对微电子芯片单粒子翻转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了径迹结构的影响后,当离子能量较高时,具有小尺寸灵敏单元、低翻转阈值的芯片的翻转截面较传统的LET描述结果小许多;当离子更重时,这种差别对灵敏单元尺寸较大、翻转阈值较高的芯片也变得较明显.即离子径迹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其有效地沉积到灵敏单元中的能量与翻转阈值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还研究了作用距离较深、结构宽大的径迹造成的相邻多个灵敏单元的同时翻转,即多位翻转现象,这是用LET所不能反映的.   相似文献   
383.
太阳耀斑硬X射线高能时延和辐射展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耀斑高能电子束流与太阳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硬X射线辐射的基本事实出发,根据观测资料,提出了一个流量与能谱同步变化的注入源函数模型,研究太阳大气(靶物质)密度对耀斑硬X射线时间响应.理论计算与观测事实基本一致.主要计算结果如下:高能时延与辐射展宽是耀斑硬X射线轫致辐射时间特征的二种表现,硬X射线发射区的太阳大气密度越低,高能时延与辐射展宽效应越明显,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4.
针对海面的大气条件 ,用FASCODE计算模型研究了多个波段的大气透过率 ,获得了适合于海面使用的激光武器的最佳波长  相似文献   
385.
对第21~24太阳周不同等级的太阳X射线耀斑事件、太阳质子事件、地磁暴事件及高能电子增强事件的爆发频次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太阳周耀斑爆发的总数量与该太阳周的黑子数峰值呈正比,耀斑总数、X级耀斑事件数与峰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97;太阳质子事件主要发生在峰年前后1~2年,约占总发生次数的80%,峰值通量大于10pfu (1 pfu=1 cm-2·sr-1·s-1)的质子事件中,84%伴有耀斑爆发,并且主要伴随M或X级耀斑,少量伴随C级耀斑,峰值通量大于1000pfu的质子事件中,98%伴随M或X级耀斑,并且以X级耀斑为主;第21,22,23和24太阳周发生地磁暴最频繁的时间分别在1982,1991,2003年和2015年,分别滞后黑子数峰值时间3年、2年、2年和1年;72%的高能电子增强事件发生在太阳周下降期,24%的高能电子增强事件发生在太阳周上升期.   相似文献   
386.
深层带电是影响航天器在轨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空间环境效应,而高能电子在介质材料内部的沉积电荷分布特性是深层带电效应的重要考量因素。文章采用脉冲电声(pulsed electro-acoustic, PEA)法测试了0.3~1.0 MeV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PI)材料内部的沉积电荷分布特性,研究了电子能量和入射电子数对材料内部沉积电荷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能电子主要沉积在辐照区的后端,随着入射电子数的增加,材料内部沉积的电荷量将不断增加,最终达到稳定状态;能量越高的电子穿透能力越强,并在材料内部形成分布范围更广的电荷沉积峰。  相似文献   
387.
张佩宇  周鑫  李应红 《航空学报》2022,43(4):154-178
单晶涡轮叶片高能束增材再制造是修复磨损、烧蚀和裂纹等损伤缺陷的主要方式,是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特种加工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其中蕴含的外延生长组织接续与调控机制、内部冶金缺陷控制等科学问题和关键工艺尚未完全突破。梳理了熔焊熔池内凝固组织定向生长的理论发展,基于已有的枝晶异质形核和异向生长理论,构建了单晶高能束修复的基础原理框架;详细分析了“修复工艺-熔池特性-凝固组织”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保持单晶连续稳定生长的工艺调控准则和熔池监控方法;总结了修复区γ′相等微观组织以及热裂纹、气孔等冶金缺陷的演化规律和调控手段,凝练了单晶修复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再制造领域相关的国外重大研究计划,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88.
发动机氧泵至燃气发生器段的流场结构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从理论上分析氧泵后是否需要设置整流栅以调整流场,对发动机总体设计十分必要。针对氧泵后流场的特点,借助CFD计算手段,对该段流场进行有整流栅和无整流栅两种情况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流阻、发生器入口处的总压均匀度、氧阀流量均匀度以及阀芯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氧阀后设置整流栅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