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246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及特点,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整体和分轴两种安装形式,以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润滑和控制电路,最后总结了应用效果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由第一级从动齿轮和第二级主动齿轮共轴组成的中间齿轮,由于电子束焊接后,影响已精加工好的小轮(33齿)齿形、齿向,使产品的报废率增高。通过设计改进、改变局部结构及焊缝位置,解决了多年来未解决的工艺难题,通过试验证明,改进结构后的电子吵焊接对小轮的齿形、齿向几乎没有影响。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4.
张勇  梁勇 《宇航学报》2006,27(Z1):141-144
与一般机械设备中的摩擦副不同,航天器摩擦副往往处于微重力下的独特工作环境.现对航天器摩擦副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摩擦学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二维模型并求解了雷诺方程,以研究微重力状态对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微重力的影响,摩擦副的油膜压力分布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并严重影响了油膜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5.
概述普·惠公司近年在开发绿色维修方面进行的工作,包括有害材料的处理、6价格的表面处理代替,以及清洗剂、润滑材料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液晶的减摩作用,研究了液晶作为润滑添加剂在改善机床爬行状况,即降低其爬行临界速度方面的实际应用。我们选择了三种液晶,每种液晶都按6种不同的浓度加入到N32(旧标准HJ20)机械油中,在M7130型平面磨床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晶作为润滑添加剂确定具有良好的防爬作用,且防爬效果与液晶的种类及其添加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7.
陆凤霞  王孟  王春雷  李玉哲  朱如鹏 《航空学报》2020,41(11):123659-123659
为探究某型直升机中间减速器飞溅润滑油-气两相流分布与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思想建立了中减飞溅润滑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多相流(VOF)及动网格等模型计算获得了机匣内部的油液分布与导油管的润滑油流量;分析了浸油深度和输入转速对齿面与轴承(通过导油管的润滑油流量体现)润滑效果的影响规律。然后在直升机中减传动试验台上开展试验,验证仿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建议的中减浸油深度为17~26 mm、输入转速为4 000~6 000 r/min;试验测得4个导油管的润滑油流量趋势与CFD仿真计算结果一致,且有一个导油管收集不到润滑油,说明该导油管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8.
基于CFD的某减速器飞溅润滑仿真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飞溅润滑减速器的储油结构是否合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包含机匣、螺旋锥齿轮等构件的某减速器飞溅润滑动态仿真模型,开展了气液两相流飞溅润滑流体仿真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减速器内部的滑油运动轨迹及分布云图。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发现:输入端油兜收集到的滑油量为531 mL,大于输出端收集到的滑油量65 mL;4号油兜收集到的滑油量为0 mL,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并进行了飞溅润滑试验验证。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趋势一致,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为飞溅润滑减速器储油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9.
采用MMUD-10B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在干摩擦和水润滑两种不同环境下,固定转速为100 r/min,在不同载荷下(70、150和230 N)对摩擦配副C/C-40Cr进行摩擦学性能对比分析及表征。利用奥林巴斯GX51金相显微镜观察试样表面的磨痕、采用JJ324BC型的电子天平表征每次实验的磨损量、使用JSM-6510A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带有EDS能谱仪)观察磨屑的形貌及各元素的原子比。结果表明:在干摩擦中,试样的摩擦因数较大,在0.046~0.070波动,磨损量较少,且摩擦因数与磨损量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水润滑摩擦情况下,摩擦因数变化范围较小,在0.037~0.052,但磨损量较大。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与载荷的大小呈正相关趋势。此外磨屑中稳定存在碳纤维和片层状的40Cr,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滑油系统全流量磨粒在线监测静电传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滑油系统全流量磨粒在线静电监测中,针对缺乏与实际物理模型相一致的数学模型以及深入地分析,建立了较准确的数学模型.对信号采集电路的分析表明:带不同极性电荷的磨粒经过静电感应区域时输出的感应电压变化不同,从而确定带电磨粒的极性.同时,引入空间灵敏度概念,对带电磨粒的位置、传感器的轴向长度与径向半径3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所得空间灵敏度曲线彼此印证,进而说明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为了证实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的滑油系统全流量磨粒在线监测数据的一致性,设计了仿真监测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虽然监测到的静电感应信号夹杂着噪声,但与理论分析的理想电压输出相似,并且可以判断磨粒所带电荷的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