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航空   1429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96篇
航天   17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叶轮疲劳寿命是影响风扇寿命的关键因素,鉴于风扇叶轮低循环疲劳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在叶轮结构前期设计时,对某型叶轮低循环疲劳寿命进行数值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初步预估叶轮寿命,给后期的叶轮疲劳寿命试验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仿真主要通过对风扇流场、叶轮强度、疲劳及叶轮模态进行分析,得出风扇流场和结构气动载荷下分布云图、叶轮离心、气动、离心气动耦合载荷下应力云图及叶轮前六阶模态云图。结果表明:离心叶轮工作时受到主要载荷为高速旋转时离心载荷,气动载荷对叶轮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离心气动载荷耦合的情况下,叶轮在19 955 r/min工作转速下的vonMises等效应力及最大应力为21.25 MPa,远小于叶轮结构材料2A70 T6屈服强度204 MPa和疲劳强度102.6 MPa,评估出叶轮结构在整个寿命期内不会发生屈服失效、疲劳失效,能够满足60 000次低周循环疲劳寿命的要求。在静态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转速下叶轮的动态特性,并绘制叶轮模态特性随转速变化的Campbell图,给出共振风险点,为后续综合考虑动态、静态特性对叶轮疲劳寿命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2.
《推进技术》1989,10(3):89-89
Insul/rite弹性材料模压成火箭发动机的喉道和出口锥已试验成功.由ICI/Fiberite公司生产的这种材料可用于火箭发动机壳体绝热材料、助推器或高压发动机、固体或液体起动/停止/再起动发动机,带整体式挠性轴承的推力矢量控制和冲压发动机部件.用于火箭发动机试验的橡胶喷管,由一种用层压模塑法成型的喷管进口、喉道和出口锥  相似文献   
983.
984.
陈桂孙  方振平 《飞行力学》2003,21(3):14-17,24
对于某些现代飞机采用等效系统准则评价飞行品质有困难时,新的规范提出了直接采用高阶系统时域响应准则,包括按驾驶员指令的俯仰速率响应来确定的Chalk准则以及按驾驶员指令的姿态和轨迹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的Gibson准则;为避免错觉,还提出了驾驶员座位处法向过载的响应要求。在简要介绍了这些准则的背景和机理后,以某型飞机为例,按时域准则进行了计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985.
根据轨迹制孔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工艺需求,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UMAC多轴运动控制器的轨迹制孔控制系统.阐述了UMAC多轴运动控制器的硬件调试系统搭建、软件的应用和设计方法,同时重点介绍了虚轴同步技术在轨迹制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运动控制并给出了测试记录和制孔试验,验证了基于UMAC的伺服同步控制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器在轨迹制孔设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6.
复杂旋转盘轴腔两相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和润滑系统中复杂的旋转盘腔和旋转轴腔内油气两相流动与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其流动传热特性.以典型小型涡扇发动机的风扇轮盘前腔、风扇轮盘后腔、轴流轮盘前腔、前轴承腔、相关连接气路等组成的多进口、多出口的旋转盘轴腔为对象,研究了用Mixture模型和Eulerian模型计算该系统的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两种模型计算的速度场基本一致;两者计算的压力场只在轴流轮盘前腔略有差别,Eulerian模型计算的该腔压力约为Mixture模型计算值的93%;Mixture模型得到温度场较高,由Eulerian模型计算的前、后轴承温度分别约为Mixture模型计算值的93%和94%;Mixture模型计算经济性较好,其迭代一步所需时间约为Eulerian模型的63%.   相似文献   
987.
基于相似理论的航空发动机风扇转速换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通过变指数因子计算航空发动机风扇换算转速的改进方法.收集不同公司的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巡航数据建立数据样本.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方法建立指数因子与大气温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寻优,进而得到由风扇指示转速和大气温度计算风扇换算转速的变指数因子模型.使用该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并把结果与定指数因子方法求解的风扇换算转速进行对比,对改进算法与定指数法换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变指数因子模型计算的航空发动机风扇换算转速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推广泛化性能,该方法是航空发动机风扇换算转速的一种有效算法,在航空发动机性能预测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基于变导叶调节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优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变导叶调节,基于可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研究发现,通过在发动机加速过程中对压缩部件导叶角度的适应性调节,可以优化压气机和风扇在过渡态的空气流量,使得燃油在满足各方面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可能的速度增加,从而提升了发动机加速性能.最后,与常规两变量加速过程优化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两控制量(主燃油和尾喷管喉道面积)、增加风扇导叶调节或压气机变导叶的三控制量的加速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可以使得燃油最大可能速率高于常规方法,且发现压气机导叶角在优化过程的作用优于风扇导叶角,优化后的工作点加速路径紧贴喘振裕度限制边界,且各个约束严格在可行域范围内,3种方案的加速时间分别为5.5,4.9s和4.5s.  相似文献   
989.
陈志敏  程邦勤  胡伟波  王浩  李军 《推进技术》2016,37(11):2055-2064
为了探究水吸入过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多级轴流风扇在来流含水情况下的性能研究。构建液滴模型,综合考虑液滴轨迹及液滴的变形、破碎和与叶片的碰撞过程,同时需要探究液滴的蒸发和叶片表面附面层的蒸发。然后将液滴模型与平均流线法相结合,分析了水吸入对压气机内流量、压比和温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入水含量一定时,液滴的直径越小,转子处压比和温比增量越大,最大分别能达到8.70%和4.89%。在液滴直径恒定时,吸入水含量越多,转子处压比和温比增量越大,最大分别能达到6.91%和3.94%。  相似文献   
990.
叶片型面非接触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航空叶片形状复杂、技术要求高、自动检测难度大等特点,本文基于锥光偏振测头和四轴运动平台搭建了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通过系统标定实现了数据统一,采用激光偏振全息测头采样技术与多轴联动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的快速测量,通过对标准棒、模拟叶片的实际测量,验证了该四轴激光测量系统可实现对叶片型面的非接触、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