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8篇
  免费   801篇
  国内免费   475篇
航空   3073篇
航天技术   758篇
综合类   432篇
航天   137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01.
关于卫星网整网自主定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闫野  周伯昭  任萱 《宇航学报》2002,23(2):80-83
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多,卫星网的自主定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利用星间相对测量(相对距离测量和相对速度测量)技术,将卫星精密轨道确定方法和大地测量中的整网平差方法相结合,来实现卫星网的自主定轨,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惯性导航/双星组合导航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外惯性导航/卫星组合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惯性导航/双星组合的必要性和可实现性;提出了惯性导航/双星组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双星定位系统的组合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惯性导航/双星组合系统的性能比纯惯性导航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3.
CPL蒸发器多孔芯内传热传质的非稳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延民  刘伟  黄晓明 《宇航学报》2003,24(4):397-403
基于多孔芯内局部热力学平衡的假设,考虑了Brinkman和Forchheimer对Darcy定律的修正模型,针对简化的物理模型中所包含的气液相区域,建立了二维分层饱和多孔介质模型,以甲醇为工质对CPL,蒸发器毛细多孔芯内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在不同的热负荷条件下预测气液分层界面的形状和位置、系统由初态达到稳态过程的持续时间,讨论压力和温度的分布。由两层饱和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可知.CPL系统在启动时,为避免高热流时液体脱离多孔区而发生干涸,宜采用小负荷启动;采用预热器,改善蒸气的出口条件;增加蒸发器入口处的工质的过冷度,有利于增加CPL系统启动过程和变工况时的稳定性。文中分析结论为CPL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王琪  李言俊  张科 《宇航学报》2006,27(6):1293-1297
人眼的视觉信息采集是非均匀的。这种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确保了人类视觉系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先性。首先介绍了对数极坐标映射,然后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构造,提出了非均匀映射模型的构造规则。基于此规则,以线性模型为例进行了应用性研究。扩展了非均匀映射模型的范围,促进了空间变分辨率视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5.
航天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天高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采用聚晶金刚石PCD刀具进行了超精密车削加工试验,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零部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及影响因素、SiCw变形破坏机理、已加工表面微观结构及加工变质层特性。结果表明,超精密车削高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可以获得超精密级加工表面(如Ra11.5nm);超精密车削过程中SiC,存在着三种主要变形破坏机理:直接剪断型、拔出型和压入型,且以直接剪断型为主。直接剪断的SiCw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最小,而后二者是影响表面粗糙度值达到超精密级的主要障碍;超精密加工零部件表面仍会产生很薄的加工变质层。  相似文献   
106.
王学德  伍贻兆  夏健 《宇航学报》2006,27(Z1):126-131
研究了过渡流域三维热化学非平衡流动DSMC方法实现的过程.以四面体非结构网格为基本单元,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搜索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快速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而且可以准确判别分子与物面是否相互作用,避免了原有算法中分子表面反射的非确定论判据.设计了适合三维DSMC方法的动态局部时间步长技术,节约了计算时间.将碰撞距离的思想引入到非结构网格上来,有效地消除了网格尺度小于三分之一平均自由程的限制.利用Foaran90的动态分配内存技术编制了适用于任意外形的通用计算程序.最后对全尺寸航天飞机高超声速绕流进行了数值试验,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7.
王革  薛若军顾璇 《宇航学报》2006,27(12):209-212
数值模拟了激波和Rankine涡相互作用,重点研究了波涡相互作用引起的激波结构的变化过程。应用非结构化适应网格下的二阶精度Godunov型的PLM格式来求解Elder方程,对一平面激波与不同涡强Rankine涡相互作用下瞬态激波的运动、发展进行了研究。漩涡与激波间相对强度的大小对激波结构的影响明显,弱相互作用诱导激波变形,强相互作用诱导激波变形并产生分叉。计算结果表明,应用非结构化适应网格的PLM格式所得到的数值解较好地反映了瞬态激波结构的有关特征和信息。  相似文献   
108.
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姿态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航  马克茂 《宇航学报》2007,28(4):840-844
大气层内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具有响应快速、可用过载大等优点,可以拦截高速、高机动性目标。研究制导末端轨控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系统姿态稳定问题。首先分析了复合系统的特点和控制问题,建立了控制模型。然后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对象模型内扰和外扰的实时作用量,进行反馈补偿,实现了动态线性化。最后设计了非平滑反馈控制律,从而实现了复合系统的姿态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非等间距采样输出的旋转矢量姿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际系统中陀螺的输出为非等间隔的角增量信号,重点研究了采样时刻的变化对捷联姿态算法的影响,并推导出旋转矢量三子样算法和二子样算法的通用表达式及其误差方程。传统的Miller算法已被证明是本算法的特例。研究发现,算法误差与由采样时刻构成的误差系数阵密切相关,Miller算法中的等间距采样使得该矩阵奇异,而改变采样间距可使其满秩,从而降低算法误差。然而对角增量输出的二子样算法而言,等间隔采样比非等间距采样具有更小的箕法漂移。仿真及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0.
高建勇  高勇 《宇航学报》2007,28(6):1715-1718
针对相干源非均匀线阵的波束形成,提出了Toeplitz化的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TELCMV)。该算法利用阵列接收信号的相关性进行Toeplitz化处理、把期望信号方向向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来得到TELCMV权向量;TELCMV权向量没有包含噪声子空间的分量,而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输出不变,所以提高了输出信干噪比(SINR),收敛速度也快,在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下能取得较好的波束形成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TELCMV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