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341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航空发动机的喘振是比较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现代的航空发动机大多配备了防喘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在发动机即将产生喘振时,改变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从而防止喘振的产生。通过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位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其参数计算判断出发动机所处的状态。当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位的压力传感器测到的脉动压力与稳态压力的比值超过一定数值时,表明发动机即将产生喘振,此时系统将给飞行员报警,同时由机载计算机控制产生一系列动作来防止喘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机载武器发射引起发动机喘振、停车的问题,有关发动机设计单位研制了一种新型脉冲断油式发动机防喘系统,并进行了飞行台试验,本文介绍了该系统试验研究概况及结果。着重分析了它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影响决定其防喘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飞机防冰与除冰的若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飞机表面“水滴结冰”、“干结冰”、“升华结冰”等结冰现象、结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现有的飞机液体、电热、气热防冰与气动带、电脉冲除冰技术;还对冰风洞、干空气飞行、模拟结冰飞行、结冰模拟以及自然结冰等飞机防冰试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二元冰蓄冷测试技术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元冰蓄冷系统的测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着重介绍了二元冰的性质及系统中凝聚现象和含冰率的测试技术,为二元冰蓄冷系统的测试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保证飞机能在结冰的气象条件下飞行,在一些主要的部位必须安装有防冰系统,对于现代的商用运输机机翼防冰来说,主要运用热气防冰系统。机翼热气防冰系统由发动机引气,所供热气流经供气管路分配到各段缝翼内,然后从缝翼内的笛形管喷孔喷出,加热机翼前缘蒙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防冰支板气膜缝出流对其表面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的离散相模型,在不同气膜缝出流位置、出流角度、宽度及出流流量条件下对防冰支板表面水滴撞击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水滴撞击极限随气膜缝出流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水滴局部撞击效率受气膜缝出流位置的影响,并随出流角度、出流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水滴总撞击效率随气膜缝出流位置的前移、出流角度的增大和出流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气膜覆盖效果随气膜缝出流角度的减小、宽度的增大和出流流量的增加而更好。  相似文献   
18.
笑山 《飞碟探索》2010,(1):58-58
在内蒙古通辽地区,1983年的4月杨柳青青,碧草如茵。可天有不测风云,28日这一天寒风瑟瑟,天空竞飘起雪霰,而后又扬起雪片,下到地上就融化成水,但表面又冻成薄冰,一脚下去“哗哗”乱响,鞋面的冰雪水渗到鞋里,湿漉漉刺骨钻心的凉。  相似文献   
19.
热载荷计算是飞机风挡加温系统设计的基础。选取不同的飞行条件和结冰气象,基于CFD技术,通过外流场和水滴撞击特性计算得到了风挡外表面的压力分布、热流密度、对流换热系数以及局部水收集系数,最终确定了风挡防冰和防雾热载荷,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瞬态校核。经验证表明,本文使用的计算方法合理,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机翼热气防冰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热气防冰系统防冰腔内外流场对流换热和固体结构导热的三维稳态流-固耦合传热物理模型,对整个计算区域生成混合网格,边界条件为第三类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以 FLUENT 软件为工具,对干空气飞行状态下流-固耦合传热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防冰腔蒙皮内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和温度场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防冰腔铝合金蒙皮沿展向和厚度方向导热显著,温度分布较均匀,防冰引气温度为200℃时,防冰腔蒙皮内外表面上最高温度为101℃,最低温度为21℃,3 mm厚的蒙皮同一点处内外表面最大温差仅为4℃,防冰腔排气口处气体的平均温度为63℃。热气防冰系统蒙皮温度场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能够为热气防冰系统干空气飞行试验设计和测试中温度传感器的选型与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