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6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采用高频感应钎焊方法连接了航天推进系统的异种金属(钛合金与不锈钢)薄壁小直径导管结构,结构的质量和性能远远优于螺栓连接的导管结构.钎焊接头静态拉伸试验发现,银基钎料钎焊的接头承载能力要优于铜基钎料.对静态拉伸断裂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银基钎料钎焊的接头区域出现的裂纹仅在钎缝区域萌生和扩展,当裂纹扩展到钎缝与母材的界面位置时停止扩展.铜基钎料钎焊的接头区域的裂纹从3个位置萌生:钎缝2种组织的交界处,钎缝与钛合金、不锈钢的界面.裂纹驱动力主要是由静态拉伸载荷和异种金属钎焊接头失配行为构成的,而裂纹扩展抗力主要与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利用AgCu-1.8Ti和AgCu-4.4Ti两种钎料对Nb与0Cr17N i4Cu4Nb不锈钢进行润湿性研究,并钎焊Nb与0Cr17N i4Cu4Nb接头。AgCu-1.8Ti在Nb与0Cr17N i4Cu4Nb上的润湿角均小于AgCu-4.4Ti。分析接头组织发现,AgCu-4.4Ti钎料接头中在靠近不锈钢侧存在约50μm宽的富Ti层,而AgCu-1.8Ti钎料接头中未发现该富Ti层。利用氩弧焊将TC4与Nb预先焊好后再用两种钎料钎焊Nb和不锈钢,测定TC4/Nb/0Cr17N i4Cu4Nb接头的室温拉伸强度。数据显示,AgCu-1.8Ti钎料接头的室温拉伸强度平均值达到222.2MPa,而AgCu-4.4Ti钎料接头强度仅有133.8MPa,所有接头均断于Nb与0Cr17N i4Cu4Nb界面。  相似文献   
104.
真空铝钎焊过程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描述真空铝钎焊炉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辐射传热、材料热物性随温度变化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ICEPAK和FLUENT对卧式真空铝钎焊炉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对炉温均匀性进行了验证,完成了焊接生产模拟件的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5.
主要研究了K3合金钎缝中加入合金粉后组织的变化,尤其是硼化物的变化,并讨论了合金粉的作用和加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加入合金粉,减少了钎缝中B和Si元素的浓度,显著减少了B和Si的共晶相,改善了钎缝组织。显然,这是提高钎焊接头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空心阴极真空电弧焊及其应用。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对不锈钢、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等金属进行熔化焊及对小试件进行快速高效的局部加热钎焊,并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搅拌摩擦点焊–钎焊工艺进行2A14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的连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量色散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研究不同参数下接头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接头进行拉伸剪切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区主要由Al–Mg系金属间化合物和少量MgZn相、MgZn2相组成;热力影响区主要由富Zn固溶体和Mg7Zn3相组成;热影响区靠近铝合金处的锌钎料没有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靠近镁合金处的锌钎料与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了Mg–Zn系金属间化合物。当轴肩下压量为0.5 mm,搅拌头旋转速度为950 r/min时,接头的拉伸剪切载荷达到最大值7.6 kN。  相似文献   
108.
铌与不锈钢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二者焊接时容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且接头内部焊接残余应力大,容易引发接头开裂。本文针对铌合金与不锈钢焊接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铌与不锈钢主要连接方式:爆炸焊、钎焊和熔焊等。爆炸焊和钎焊虽然能够抑制焊接裂纹,但爆炸焊接复杂的焊接工艺和钎焊较低的接头强度难以满足铌/不锈钢复合结构的应用需求。熔化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大,焊缝内部存在较多脆性Nb-Fe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接头力学性能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对铌合金与不锈钢熔化焊接进行了展望:开展有限元模拟工作指导焊接工艺优化,向焊缝中引入第3组元改善铌与不锈钢的焊接性并探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提高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109.
钎焊是高温合金零部件修理的重要工艺。采用科学合理的钎焊前处理技术,特别是清洗技术,是获得高质量钎焊接头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高温合金钎焊的特点和对零件表面清洁度的要求,综述了高温合金钎焊前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化学清洗、盐浴清洗、氢还原处理、真空清洗、高压水清洗、激光清洗、热离子清洗和机械打磨处理等钎焊前处理技术,展望了高温合金钎焊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微型压力传感器壳体的合理钎焊结构;采用活性钎料成功地钎焊了蓝宝石薄膜与钦合金壳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